【文档说明】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PPT课件2-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共(13)页,1.11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李时珍采药图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世代行医。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
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它几乎论述了明朝工农业所有部门的技术,反映了我国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
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几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一)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著作类别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和影响《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医药学李时珍全面总结医药学“东方医药巨典”农学徐光启传统农学成就,欧洲先进技术记载药物、方剂,新认识建立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地理学徐霞客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工艺百科宋应星总结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从上表中你能分析出这些巨著的特点吗?……
①从内容看:总结性巨著,集大成之作②从价值和影响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③从作者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④从部分内容看: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特
点:承古萌新思考题:中国古典科技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何在当时中国没有产生与近代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呢?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药,中国却拿它当饭吃。”——科学技术能
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因:①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②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③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科技的发展失去政策支持;④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
交流。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根源!back中国古典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区别:中国古典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属于应用科学,基本上是经验的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西方近代科技与机器化大生产密切相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重在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朝代作者著作地位明明末明末明末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优秀地理学著作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建筑科技北京城明长城李时
珍《本草纲目》(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末)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明末)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到__________,蜿蜒6000多公里。2、_______时,在________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______
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3、人物与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天工开物》农业百科全书宋应星《农政全书》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鸭绿江嘉峪关明成祖元大都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