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反思2-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3)页,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后反思一、教学思路今年是新教材使用的第一年。这一课和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课容量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本课一共包含四目内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闭关锁国政策”。这
节课,尤其是对于初一孩子来讲,一节课是不可能处理完的。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我请教了我们的王老师,建议我只讲前两目内容。另外,对于初一学生来讲,制度这类的课题,学生听起来会感觉很枯燥,理解起来又比较困难。考虑到这样的学情,王老师建议我一定要把这节课形象化,多给学
生一些感性的东西,让学生通过这些感性的东西来意识到清朝是如何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推向了顶峰。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在本课中充分利用了图片、视频以及相关材料,力图使制度类的课题形象化。二、教学优点:我认为我在“直观”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一)导入部分。
通过借用高考题中的图片,开门见山,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清朝时皇权达到最大。那清朝时如何将皇权推向顶峰的,这样直接切入课题。(二)突破重点、难点方面。本课两个重点,前两目都是重点,但相对来说,军机处的设置
怎样就使皇权达到顶峰,学生不易理解,这应该是我们这节课中的一个难点。要想使学生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讲透军机处的特点,而课本上的资料反应出来的特点不太全面,而且又相对枯燥,因此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借助了一段视频,这个视频对学生来讲比较有吸引力。而关于什么是
文字狱,我是让学生先结合优美的图片欣赏诗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诗句写的非常美,但当学生正沉醉在这些诗歌的意境中时让他们看到他的作者及相关人员的下场是多么血腥,从而让学生头脑中产生一种思维上的冲突。教师在此基础告诉学生什么
是文字狱,分析统治者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这是清朝统治者通过思想方面的措施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三)板书设计方面。为了给学生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板书。通过阶梯式的板书,让学生非常直观看到清朝是如何一步步将皇权推向顶峰的。三、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上老师还是讲的过多,我应该多让学生去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小组合作在这节课中用的还是不够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组与组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而这节课在回答军机处特点时,中有一个小组一下子就回答出了正确答案。我没有让其他组再谈谈他们的看法。即使没有异议,可以让别的小组说
说你有没有通过视频中的其他材料得出这一特点。(三)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如何正确评价学生,这也是是我现在一直想要提高的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我从网上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何成刚主编的《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另一本是(美国)韦伯(EllenWeber)陶志琼译的《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接下来,我会认
真研读这两本书,改进自己的不足,同时我会继续研读历史专业书籍,拓展自己的历史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