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反思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6.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反思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反思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学习方式与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其处在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朝代以及期末的情况,我特别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够较多地表现其学习的体验和收获,所以根据任教的初一2班同学在年级的历

史剧创作活动中表现突出,具有强烈的参与热情,以倪同学为首的团队创作了3个剧目,并在年级合唱活动中成功表演了其中的《草船借箭》的特点,在给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后,大胆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应用。应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并且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目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工具应该

是平板电脑教学,如果具备此条件,本课的设计将会发挥其交互的优势,例如,让学生设计包含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军机处几个内容历史剧对话,交到小组或平台上进行互相推荐,看哪个能否充分反映君主专制的强化,上网查找

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商品,并进行介绍。但是,我校初中使用临时校区,还没有装备这些条件。于是,本人平时在发现手机同屏器后,就应用在课堂里,主要让生生、师生的活动加强互动,实物投影、网络资源实时推送等。所以,这一课的设计就体现了自己的用法。在教学策略上,考虑了三个问题:1、利用历史剧编

创、文字狱体验、博物馆考察等方式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学习,能够做到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加强证据意识,在新的历史情境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素养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机会。2、把社会矛盾加剧一目调整留到最后,在第二课时组织学生结合所学历史,从各个

阶层和各个方面对本课内容进行讨论、梳理,以起到总结提升的效果。3、采用平板(手机)同屏功能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开展课堂教学互动提供支持,虽然是一台平板电脑,但仍可以突破常态条件的限制。如分组发放打印纸给学生,让学生判断符合文字狱条件的内容,由学生主持活动,

利用平板电脑把学生判断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并询问同学的理由。学生利用手机登录十三行博物馆公众号,利用手机同屏功能投影,进行博物馆资源推介,并利用平板电脑结合图片具体介绍参观收获。讨论时,学生直接投影他们讨论的结论并讲解,老师同时走到学生身边寻找典型的个案。本课的设计及活动,得到了几个收获。

1.利用历史剧编创活动,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学习,能够基于历史理解进行历史解释,加强史料实证意识。2.让学生体验到文字狱无所不在,望文生义,人人自危,是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扼杀创造力。3.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公共资源进行学习,走向社会课堂,并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实证意识。

4.学生课堂表演的优秀历史剧,在别的班来说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使用投影便可以实现其优秀教学资源的价值了。这节课可以改进的地方,一在学生的文字狱体验过程,因为学生的讨论时间过长,以及学生主持掌控稍微拖拉,对时间控制有所影响。可以课前对学生进行指导。二在平板的运用可以增加数

量,该投屏功能的特点是只允许一台机在线,但如果熟练操作的话,只需两下动作便可以切换,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节奏,也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