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PPT课件6-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共(27)页,3.52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措施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大一统思想文化:继续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
荷兰侵占台湾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修筑台湾城和赤嵌楼两个要塞。赤嵌楼郑成功说:“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汤子炳《台湾史纲》2.郑成功收复台湾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材料一:东南海岛台湾被郑经占据,郑氏本以恢复明室为号召,但自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力和政治领导,郑氏集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目标的海上武装。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
收复台湾前的状况材料二: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施琅,福建晋江人,有勇略。早年为郑芝龙(编者注:郑芝龙为郑成功之父)部下,后随芝龙降清。郑成功将其父子兄侄一门杀
害,结下深仇。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了解台湾情况,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清廷并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闲十三年。康熙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总督姚启圣只管后勤供应,与施琅和衷共济,保证了施琅出征的粮食和物资供应。结合材料二和课本知
识说说康熙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清军攻占台湾后,清政府内部对台湾的态度:台湾千里之膏腴,虽数外岛,实关四省(江浙闽粤)之要害。宜迁其人,弃其地。大臣1大臣2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福建省,并驻兵八千。康熙康熙皇帝赞
同谁的主张?清政府如何管理台湾。说说这一措施有何影响。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发展材料一: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
人。根据材料一讨论西藏的重要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册封设置实行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金册金印驻藏大臣和文告金奔巴瓶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示意图中央政府通过册封地方宗教首领对西藏进行管理。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中央政府
直接派官员参与对西藏的管辖。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标志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中央政府掌握达赖和班禅的继任者。乾隆顺治康熙雍正册封达赖册封班禅驻藏大
臣金瓶掣签写有三名侯选男童名字的象牙签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胡锦涛主席接受第十一世班禅拜见巩固西北边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噶尔丹康熙噶尔丹继承蒙古准噶尔汗位后,号称“控弦之众百余万”,“恃其强盛,四出剽掠”。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深入距北京只有7
00里的乌兰布通,向康熙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康熙皇帝的盔甲和御用弓箭朕远行溯漠,立心似石,主意如铁,必灭此贼,而后方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朱谕》大小和卓商议“准
噶尔已灭,近地并无强临,可以自立”,他们“虐用其民,屠戮城村,以致群回(维吾尔族)失望,渐致乖(违背)离”。——《西域闻见录》天山以南回部生活场景乾隆皇帝射猎图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清朝在新疆设立的最高长官称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伊犁地区
安定后,“屡岁丰收,较之从前,富裕数倍,实与内地无异。”——《西域闻见录》清乾隆《西域图册》西藏册封—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加强管辖台湾攻占台湾—维护统一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新疆伊犁蒙古平定回部叛乱—维护统一设置伊犁将军—加强管辖三征噶尔丹—维护统一
葱岭西伯利亚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太平洋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