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导学案2-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x,共(3)页,276.66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评测练习一、郑和下西洋1.西洋指哪里?2.明成祖为何要派人下西洋?【材料:“成祖以武力夺权,入正大统,而建文帝去向,则为国之大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遂命郑和,率舟泛海,寻诸海上。”——《明史·郑和传》】3.朱
棣为何把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建名人档案】原名籍贯爱好宗教信仰少年经历中年经历个人品质4.假如你是郑和,你要做哪些航海准备?5.【看视频《国宝档案,郑和首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是怎样分布的呢?·郑和庞大的船队体现了什么?6.航行活动——探究郑和下西洋目的、意义【重点】占城——爪哇——古里——
渤泥国——榜葛剌——进麒麟苏禄国——麦加——朝圣郑和给西洋地区的人们带去了什么呢?三宝垄——7.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指什么?2.建戚继光档案“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了戚继光什么情怀
?3.戚家军:在哪选兵?鸳鸯阵:怎么作战?4.浙江:台州大战福建:横屿之战结果:5.戚继光为什么能取胜?·戚继光——·戚家军——·戚继光抗倭是什么性质的战争?(理解“家国情怀”)6.什么决定国家的对外关系呢?三、【小组讨论】为你喜欢的郑和或者戚继光,写出几句《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四、课堂评测练习1.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主要原因(B)A.海外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的应用D.造船技术高超2.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C)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郑成功收复台湾3.中外交往的史实
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性质(B)A.玄奘西游B.戚继光抗倭C.郑和下西洋D.鉴真东渡4.下列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D)①鉴真②张骞③郑和④戚继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
1)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郑和下西洋(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D)A.东南亚各地B.地中海东岸C.阿拉伯海沿岸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