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x,共(24)页,1.47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说一说原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送进皇宫当了太监。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内宫太监,并赐姓郑。1431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郑和(1371—1435)明朝杰出的航海家为什么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郑和和他的船队们沿途会遇到哪些困难?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
(海盗等)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成功?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朝贡体系。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
。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明成祖的大力支持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进步,航路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
识也日渐丰富。材料四:郑和的祖父和父亲,曾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比的气概。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高超;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郑和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根本原因是:明朝前期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填一填:目的起止时间出发地点最远到达地点航船次数人数船队规模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强”1405-1433年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七次约2、7万人船大且物质多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哥伦布
远航比较表人物郑和哥伦布首航时间1405—14331492—1504航船人数每次约2.7万人1000到1500人航船数量船只200多艘17艘船只大小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长24.5米,宽6米最远到达红海沿岸
和非洲东海岸美洲郑和远航的特点:时间早、规模大、范围广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材料: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往往搭乘他们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说说郑
和下西洋的影响?你知道我国的“航海日”是哪一天吗?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二、戚继光抗倭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
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明朝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
军”。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明朝中期爆发“倭患”明政府派戚
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为什么明朝中期会爆发“倭患”?“倭寇”指日本海盗、武士、奸商“倭”指日本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
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明朝中期爆发“倭患”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戚继光抗倭的时间?军队?战役?时间:156
1----1565年军队的名称:戚家军战役:台州九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人教版七下教材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
什么措施?结果如何?明朝中期爆发“倭患”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议一议: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4、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戚继光卓越的军事和指挥才
能;3、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说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
拯救百姓于水火,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本课小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冲
突交往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反映——戚继光抗倭课堂训练:1、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顺治帝D.康熙帝2、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A.1405年B.1433年C.1616年D.1636年3、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出发地点
是()A.南京B.广州C.刘家港D.泉州4、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A.10多个B.20多个C.30多个D.50多个5、许多人认为“世界远洋航海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长江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海家(
)A.鉴真B.郑和C.郑成功D.迪亚士6、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的一些地方。这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B.指南针的应用C.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D.
勇敢顽强的精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