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6课《北宋的政治》PPT课件6-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共(17)页,1.78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7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6课北宋的政治黄袍加身石碑陈桥兵变遗址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6课北宋的政治宋太祖赵匡胤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
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相关史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间:建立者:都城:开封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宋朝的建立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6课北宋的政治北宋地图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第6课北宋的政治观察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时间表,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特点: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第6课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1,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杯酒释兵权第6课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2,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上,
派遣文臣担任各地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第6课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3,集中财权: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
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上,派遣文臣担任各地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集中财权: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转运使,把
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第6课北宋的政治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表现:(1)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
举制。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朝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压抑武
将,防止武将跋扈。第6课北宋的政治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文臣主持国
家的军事大权。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选择题1,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削弱“相权”措施不正确的是()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削弱相权B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C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D废除宰相,下设“六部”2,“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批旒冕。批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3,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
归中央,设置()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宰相4,设置进士科、提高进士地位的朝代分别是()A隋朝北宋B唐朝北宋C北宋南宋D唐朝南宋D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