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习题-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4)页,29.54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6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习题一、基础知识:1.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乱的是(A)A.安禄山、史思明B.安禄山、史朝义C.安庆绪、史朝义D.安庆绪、史思明2.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D)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
.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3.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C)A.陈胜B.张角C.黄巢D.朱温4.唐朝灭亡的标志是(B)A.刘裕建立刘宋B.朱温建立后梁C.曹丕建立魏国D.王莽建立新朝二、能力提升:1.“安史之乱”是一场(C)A.中央政
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2.(日照市中考)“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A)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3.标志着唐朝由盛
转衰的转折点是(D)A.三藩之乱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安史之乱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C)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5.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D)①唐朝后期政治更
加黑暗②灾荒连年③唐朝后期土地集中兼并严重④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无法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B)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C.后晋、后梁、后
周、后汉、后唐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7.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A)A.手握重兵的武将B.饱读读书的儒生C.前朝的皇亲国戚D.豪门大户的后代8.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
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C)①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②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④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一段割据分裂的历史,即(D)A.春秋五霸B.战国七雄C.三国鼎立D.
五代十国三、综合运用:10.阅读下列材料:“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乱世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杜甫《无家别》请回答:(1)材料中“天宝”是唐朝哪个皇帝的年号?他在位期间还有一个著名的年号是什么?“天宝”是唐朝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年号。另一个著名年号是“
开元”。(2)材料反映了天宝年间的什么景象?“世乱”具体指什么史实?反映了天宝年间遭逢乱世,乡亲四处逃难,田园房屋荒废,蒿藜丛生,满目寂寞凄凉的景象。“世乱”指的是安史之乱。(3)“世乱”给唐朝社会带来什么危害?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生产大受摧残,田地大量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许多州县成为废墟。唐朝的国势从此由强盛转向衰落,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4)从材料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为天下动荡、人民遭难而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