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6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89.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4)页,8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6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题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⑵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李自成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⑶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以及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分析明朝

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明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与农民起义爆发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升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腐败导致的社会问题的拓展,激发学生以史为鉴、借古鉴今的发散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后期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表

明明王朝走向没落是历史的必然;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是农民起义的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重点明朝末年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措施。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练教学环节说明二次备课复习新课

导入通过“阿牛课堂”的简介,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提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课程讲授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1、政治腐败(本课重点)结合图片内容,阅读课本84页第1自然段,归

纳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学生找到即可举手发言):⑴皇帝:沉迷享乐,属于朝政;⑵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⑶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教师:想一想:政治如此腐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生活在社会底

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图,简要描述图中人物的衣着、神情和生活状况?2、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结果)教师过渡语: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底层人民家破人亡,阶级矛盾一触即发。想一想: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628年陕北大旱“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

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陕西通志》农民阶级在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能怎么办!难道继续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压榨,直到饿死、困死?学生:反抗;起义;推翻腐败的明朝政府„„引出:明末农民大起

义,终于爆发了!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本课难点)⑴陕北大旱,官府催征如故——直接原因⑵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根本原因2、起义经过陕北起

义→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攻克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攻克北京1644年→明朝灭亡3、探究问题⑴阅读课文85页“人物描写”,找出李自成个人具备的优点?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英勇善战⑵阅读课文86页“材料研读”并回答: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深得民心;②军纪严明,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③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④明末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严重,朝廷赋税不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教师过渡语引出后金:李自成有着中国古代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等优点,但是也有中国古代农民小富即安

、目光短浅等缺点,大起义军被眼前的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东北地区的大敌——后金,终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的兴起明朝后期,东北地区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继

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2、清兵入关(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⑴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⑵明将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四、拓展提升从明朝腐败亡国的历史角度出发,让学生对腐败这一问题有个初步的认识,

并对我国现阶段高压反腐政策有个基本的理解,进而升华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读书。当堂检测。小结本课知识回顾,建立本课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课时练板书设计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表现二、李自成

起义推翻明朝口号起义原因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课后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