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332.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7)页,3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5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小说片段、问题探讨

等方式,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育人文

主义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难点:理解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子目内容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文化繁荣。文学是一

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为基础的。学习清朝前期文学艺术,首先要了解清朝前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红楼梦的剧照,提出问题: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学生自由讨论,阐述观点。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探究新知(授新课)1.红楼梦活动与探究:主

题:你了解的曹雪芹与《红楼梦》。要求:谈谈你对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和看法。教师简单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播放《红楼梦》的片段,提出问题:贾宝玉偷看《西厢记》,说明贾宝玉什么性格?展示鸳鸯抗婚的图片,提出问题:鸳鸯誓死不嫁说明什

么?播放《红楼梦》的片段,提出问题:从薛宝钗与黛玉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薛宝钗和林黛玉有哪些不同之处?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毛泽东称《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

在《红楼梦》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反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同时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薛宝钗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

林黛玉反抗封建礼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让学生对《红楼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视频、图片,形象直观的展示《红楼梦》的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中“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

》,再论一千年”。谈谈我们该如何评价《红楼梦》?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过渡:《红楼梦》多处谈到观看戏剧,说明戏剧当时受到大众的喜爱。为什么清朝的戏剧如此欢迎?(展示《红楼梦》中元宵节观灯看戏的场面)教师总结: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剧种不

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2.昆曲和京剧艺术什么叫昆曲?昆曲是如何形成?教师简单讲述昆曲的形成过程。(展示昆曲形成过程示意图和图片)教师讲述: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联合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自由发言。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昆曲的形成和特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元代后期:昆山腔明中期:昆曲、昆剧

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清朝中后期:衰落南戏京剧是如何形成?从京剧形成的过程中,京剧为什么能成为国粹呢?教师讲述京剧形成的过程与成为国粹的原因。展示材料,提出问题。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

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1)京剧的角色有哪些?(2)为什么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展示图片: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图片,讲述京剧的现实意义。学生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繁荣乾隆末年:徽班进京课堂总结领域代表成就(作品)代表成就(作品)地位小说《红楼梦》曹雪芹古典小说的颠峰戏曲昆曲汤显祖洪昇孔尚任——京剧梅兰芳国粹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

纳总结的能力。巩固练习1.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2.《红楼梦》第23回中提到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这里面说到了两部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其中第二部杰作的作者是()A.关汉卿B.司马光C.曹雪芹D.汤显祖3.关于京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并流行于北京的地方戏B.在昆曲之前称霸戏坛两百余年C.是我国古代精致典雅艺术的典范D.形成于清咸丰年间,又称

“皮黄戏”回答问题。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参考答案:1.B2.D3.D中考链接1.(2016年玉林卷)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A.《秦中吟》B.《红楼梦》C.《牡丹亭》D.

《本草纲目》参考答案:B回答问题。熟悉中考题目,巩固知识。课后作业你知道下面京剧脸谱的含义吗?蒋干《群英会》赵高《宇宙锋》项羽《霸王别姬》赵匡胤《龙虎斗》课后做作业。拓展学生的课后知识,让学生对国粹京剧进一步的了解。[板书设计]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1.曹雪

芹创作《红楼梦》2.《红楼梦》的内容、社会历史意义3.《红楼梦》的创作特点二、昆曲与京剧艺术1.昆曲: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2.京剧:国粹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