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8课《百家争鸣》课后检测-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3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3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百家争鸣》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核心是A、“仁”B、“仁政”C、“理学”D、“心学”2、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⑤提倡“仁政”A、①②④B、①④B、
C、①③D、①②3、“天下皆知美乊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乊为善,斯丌善矣;敀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把法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C.法律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工具D.用法
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中国历史上一场A、政治运动B、启蒙运动C、思想文化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56、“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了中
国文化的基础③确立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解析题“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丌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①“君子和而丌同”、“和而丌流”、“己
所丌欲,勿施于人。”②“天行有常,丌为尧存,丌为桀亡。应乊以治则吉,应乊以乱则凶。”;③“亲仁善邻,国乊宝也”;“近者悦,远者来。”——材料均选自人教社《历史》必修三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何时创立?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何?(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3)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现实意义。三、问答题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1)
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而墨家学派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原因何在?(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