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594.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59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3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观察《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

民族自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教学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它的制作是以什么为范本吗?这一范本的制作在什么时候达到鼎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青铜器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部分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青铜器出现地点用途功能特点工艺代表黄河流域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2.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3.教师提问:结合材料

分析,青铜器的功能有哪些?提示: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4.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青铜器制造5.教师小结: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制造特点(1)规模大。(2)品种多。(3)用途广。(4)工艺精美。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1.图片展示:殷墟甲骨文2.教师讲述:(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甲骨文的发现情况及记载内容。4.教师强调:甲骨文首次被发现是在

清朝,记载的是商朝、西周社会的内容。5.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教师讲述: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我国古代文明灿烂的丰碑,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

课属于文化范畴的内容,主要是掌握青铜工艺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大量图片的分析,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对青铜工艺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概括。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