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74.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doc,共(3)页,17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2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内容教材P42~46,秦灭六国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疆域。教学目标1.掌握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史实,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疆域。2

.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原因,从相关历史知识中找出问题的联系。3.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难点重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概念,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

一的关系。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战国时期,诸侯国割据称雄,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结束割据战争,实现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民族的强烈愿望。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在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那么,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归纳导入:秦始皇统一六国

,结束了社会混战的局面,他统一度量衡、文字,创立郡县制,修建长城等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传奇皇帝。要了解他就让我们来学习本课吧!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三、聚焦主题合

作探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平之战的内容。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军在这次战役中抗杀赵卒四十万,自此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其它六国,建立起秦朝。【讨论】请同学读教材中关于六合的注释,了解六合的含义

。【归纳】六合并非六国,而是指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下。探究一: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归纳】“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第二,使人民获得了

较为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探究二: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哪些?【归纳】①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不断,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②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统一准备了条件。③

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④秦王嬴政通过兼并战争,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策略得当,是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因素。探究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活动一】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开国

大典这一盛大的时刻。(演绎历史)【小组讨论分工】学生:(分工,进入角色)学生(礼仪官):秦国大典现在开始,有请大王登基。众学生(大臣):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学生(秦始皇):众爱卿,免礼平身。今天下已定,万民归心,为号令天下,造福百姓,特诏,本王自称“朕”,名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朕决断。地方设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后增至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探究四:秦巩固统一的措

施有哪些?1.展示投影《中央集权示意图》并总结:秦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对我国古代的影响深远。2.老师出示问题:秦为何要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何作用?(统一货币、度量衡是为了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统一文字是为了

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3.展示投影《秦统一文字图》。老师问:秦统一前,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统一后如果原来赵国的地方官员写奏章用赵国的文字,齐国的地方官员写齐国的文字,这样行不行呢?(不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是不行的,而统一却能加强各地

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秦的统治,因而非常有必要。4.秦在军事上巩固统一的措施:修筑长城和灵渠(联想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从功用上看: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

、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从建筑上看: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建筑、力学等各原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从消极影响上看:秦始皇役使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是暴

政的一个例证,同时,也影响了民族的融合。相对于灵渠而言,这方面的消极影响要大得多。【归纳】(1)经济上: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2)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3)思想上:为

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4)军事上:北筑长城,抗击匈奴。(5)边疆和民族关系上,开发南疆,修建灵渠。【活动二】展示投影《秦的疆域》。【归纳】秦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使统一的封建国家得到

巩固。此时,秦的疆域也空前辽阔,请同学们看图,用学过的地理方位知识画出秦的疆域示意图。让学生看地图说出秦疆域的东西南北四至。探究四:我们学习了秦朝实现统一、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情况,请同学们思考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归纳】秦的统一结束了我国春秋战国以来

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安定了祖国

的边疆,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所以说,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学习了本课你还有什么疑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秦朝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制国家。它结束了我们前面学习的春秋战国以来

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始。秦的统一,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统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对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不同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如郡县制的推广,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等。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极好的启迪。五、当堂检测反馈矫正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关题目。六、课后作业测评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关题目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