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4.4《实现可持续发展》PPT课件-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ppt,共(16)页,2.67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1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面对温室气体含量升高、全球变暖、森林和湿地面积剧减、大气和水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问题,人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
版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文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并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
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计划砍伐,植树造林,可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限量捕捞,改变捕捞方式,发展水产养殖,可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例如,使用的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
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恢复。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活动: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三种观点。观点1:把能源、环境问题放
在一边,先把经济发展起来,等到拥有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环境问题;观点2:利用发达国家现在正在实行的高投入、高技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模式,来解决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观点3: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承
受的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请收集有关材料和事实,说明我国目前为什么不能走前面两种道路,而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社会经济图4-29把环境和发展问题协调起来,既能使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又能使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管理,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图4-30中国21世纪议
程网页思考与讨论:为什么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二、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人口控制、环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需要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解决。1.科学可以为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
理论支持。例如,我国2010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是环境保护部门依据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科学理论制定出来的,它提出了未来20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图4-31麋鹿自然保护区2.科学可以为解决资源危机提供理
论基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技术、开发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都需要依靠科学。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蕴量巨大。我国在2011年的装机容量比2010年增长39.4
%。3.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探究自然灾害的成因,从而提高自然灾害预报的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服务。例如,人们利用卫星云图来监测台风的活动情况,为准确分析天气和预报天气提供依据。图4-32通过卫星云图监测台风4.科学可以为防治环境污染
提供理论基础。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环境噪声等防治和处理,我们都需要依靠科学知识。图4-33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变图4-34太湖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5.科学可以为完善经济结构转型、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审视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
式,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实现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压力。例如,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商品有机肥等措施,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首钢原厂区被改造成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青海
生态环境状况堪忧幻灯片8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2、贯彻计划生育国策,经济发展与人口相协调3、坚持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国策,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4、贯彻加强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与依法治国相结合5、贯彻科教兴国战
略,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相结合。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观点)1、漫画《是谁吃光了鱼肉》直接反映了()A.我国的鱼越捞越少了B.我国人口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C.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D.我国地大物博,要加强养鱼C2、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从来不砍伐本国的森林资源来做一次性筷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但每年却向韩国和日本出口1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万立
方米,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1)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都用到过哪些一次性用品?要求至少三种(2)你赞成使用一次性用品吗?为什么?(3)当地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