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2《种群》教案 (4)-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1)页,3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9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2种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种群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知道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2.能力目标:能初步分析种群特征对种群的影响;3.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
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教学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教学难点:种群的基本特征。教学活动活动1新课导入通过分析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种类,教师引出物种、种群的概念;活动2概念体会物种:一个物种是由一群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
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的个体组成的。特点:同一种物种生物生活在一定区域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要点:(1)区域可大可小(2)一个物种(3)一个种群内的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雌雄之别。比较物种与种群的联系与区别;指出种群是物种的组成单位。活动3种群
特征及问题探讨1.种群密度:在一定范围(单位空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1)计算方法及实例训练(2)问题探讨: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差异的。同种生物在不同地区,种群密度也是不同的。2.年龄结构3.性别比例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某种生物在单位
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某种生物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问题探讨:影响种群数量(密度)的因素:活动4教师总结和课堂练习活动5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