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 (4)-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23.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 (4)-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 (4)-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 (4)-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4)页,32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8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2、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教学难点: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和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教学课时:三

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在研究葡萄酒变酸和蚕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新授课:一一、、来来自自细细菌菌的的威威胁胁1、什么是细菌:①一种单单细细胞胞的原原核核生物②在显显微

微镜镜下才能观察到③有细胞壁壁、细胞膜膜、细胞质质和核质;无无成形的细细胞胞核核。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螺旋菌球菌杆菌2、细细菌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1、炭炭

疽疽::由炭炭疽疽杆杆菌菌引起的疾病。美国”9.11事件”阴云未散,生化武器炭疽热病菌事件又接连不断在美国发生。当年有40余人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夹带有炭疽热病菌的邮件而受感染,其中5人死亡。而之后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发生有关炭疽热的报警。螺

旋菌球菌杆菌细菌菌落炭炭疽疽病症状: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不时的干咳。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死亡率很高。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1、因食用被炭疽杆

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饮食食传播2、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接接触触伤伤口口传播3、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空空气气和和飞飞沫沫传播细细菌菌引引起起的的常常见见疾疾病病见见PP6677表表格格

1细菌性痢疾①性质:急性消化道传染病②典型症状:早期:腹痛,发热,然后腹泻;严重:大便出现粘液,血和脓,高热,昏厥,神智不清,四肢抽搐等③致病的病因:痢疾杆菌④传播途径:饮食传播⑤预防的方法:饮食卫生2、肺结核①肺痨的性质:慢性呼呼吸吸道道传染病②典型症状:全身疲软,食欲不振,身体逐渐

消瘦。下午常有低烧,面颊潮红,咳嗽,有时痰中带有血或咯血,夜里出冷汗等。③致病的病因:结结核核杆杆菌菌侵犯肺部组织引起的。④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飞沫沫和和空空气气中的尘埃。⑤预防的方法:①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②定时体检,早发现,及时隔离治疗③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④……3、破伤风①破伤风的性质:体体表表急性疾病②典型症状: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强烈肌肉收缩。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③致病的病因:破破伤伤风风杆杆菌菌引起。④传播途径:细菌透过皮肤表

面的伤口入侵人体,产生毒素破坏神经系统。⑤预防的方法:1、受伤后要清洗伤口然后妥为包扎。2.注射破伤风免疫针。3.儿童接受的破伤风防疫注射。4霍乱①霍乱的性质:急性消消化化道道传染病②典型症状:剧烈腹泻、呕吐、腹泄、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③致病的病因:由霍霍乱乱弧弧菌

菌引起④传播途径:水体被污染有关⑤预防的方法:1.隔离病人2.保证饮食饮水卫生3.及时就诊5、淋病①淋病的性质:性性传播疾病②典型症状:尿道口红肿发痒,有稀薄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尿痛,烧灼感,排出粘稠的深黄

色脓液。③致病的病因:由淋淋病病双双球球菌菌引起④传播途径:性接触⑤预防的方法:1.遵守性道德2.在公共浴池,不入池浴,提倡淋浴3.保持卫生习惯。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细细菌菌引起的?―――百日咳,白喉、脑膜炎

、伤寒、副伤寒等。细菌引起疾病的治疗方法: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抗生生素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问题:你知道青霉素吗?你知道它对抗细菌的神奇作用吗?阅读68页:青青霉霉素素的发现:青霉素是由一位名叫弗弗来来明明的英国微生物学家发现的。他在1928年

发现,当青霉菌属的真菌与细菌同时在同一培养皿中生长时,细菌的生长会受抑制。其后,他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一种真菌产生的化合物——青霉素所造成的。直至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才能成功地把青霉素分离和提纯。这种抗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细

菌,因此,直至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活动: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对照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2.右图显示

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无无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正比比。2.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实验结论:浸有蒸馏水的圆纸块周围没有清晰区,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有清晰区,清晰区没有细

菌生长,这是因为圆纸块上的青霉素以环形扩散到外面的琼脂,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清晰区的周围长满了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清晰区面积越大,显示青霉素越能有效地对抗细菌。)结结论论::11、、抗抗生生素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

由一些细细菌菌或真真菌菌自然合成。2、青霉素作用: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细胞胞壁壁变薄,并使细细菌菌破破裂裂。青青霉霉素素是世界上第第一一种种抗生素,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生素依然使用,而治疗效果就没以前那么好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一一、、来来自自细细菌菌的的威威胁胁1、细菌:①一种单单细细胞胞的原原核核生物②在显显微微镜镜下才能观察到③有细胞壁壁、细胞膜膜、细胞质质和核质;无无成形的细细胞胞核核。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2、细细菌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

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22、、抗抗生生素素的的作作用用::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营养琼脂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细菌滋生11、、抗抗生生素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细菌菌或真真菌菌自然合成。2、青霉素作用: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细胞胞壁壁变薄

,并使细细菌菌破破裂裂。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