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4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8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例举一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及其主要感染途径。2.过程、方法:体验“发现现象—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青霉素发现的历史,感受科学发现对人类社会的伟
大意义。重点难点例举一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及其主要感染途径。器材准备教学流程师生活动备注展示交流交流课前作业内容。1.穿插“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细菌三态”、“细菌的繁殖”等相关内容;2.引导、穿插“传染病”
、“非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肿瘤”、“遗传病”等知识;3.引导、穿插“传染病的致病原因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和小动物引起”等知识。1.课件结合2.体现“先大而粗,后小而细”的认知特征。阅读理解1~5.交流、反馈对课本的阅读、理解;6.同学讲述、交流自己比较了解,或经历过的某种由细菌引
起的传染病的致病细菌、感染途径和常见症状。知道疾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活动体验1.阅读“青霉素发现的历史”。2.体验“发现现象—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参照参考资料)3.谈谈
科学发现对人类社会的伟大意义。课件结合归纳小结见学案。巩固练习见学案。教后反思参考资料: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说明:(1)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真菌常用琼脂配制成凝胶,平铺在培养皿
里作为培养基(图甲)。(2)某些菌类需要添加特殊的培养液才能正常生长(图乙)。请回答:(1)作为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中,最为恰当的是()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C、青霉菌可能吞食了细菌D、青霉菌可能产生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2)为了证明毒霉素确实是
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比实验,其实验方法是。(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则充分证明青霉素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
种现象?假设: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结论:弗莱明先生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