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52.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doc,共(4)页,5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8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检测(二十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面是1866~1913年上海华商部分机器厂情况统计表,该表可以表明()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轧花机制造330014252

0缫丝机制造140095600纺织、针织机修配——813370A.近代民族企业的资本雄厚B.清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C.甲午战后纺织业自主发展D.民族重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解析:选D题干中民族工业投资额的资本单位为元,且单个工厂资本约为800元,资本薄弱,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为扩

大税源,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且政策带有被动被迫性,故B项错误;C项中“自主”两字不妥,近代技术受制于欧美列强,且从表格中反映不出来,故C项错误;通过表格对比可知甲午战争后机器制造业(重工业)的投资额、工厂数增加,故D项正确。2.《中外日报》1897年9

月21日载:“宁波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日本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1897年“该厂”发

展较为顺利的主要原因是()A.宁波在1895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推动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解析:选B宁波是在1842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故A项错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故B项正确;“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运动是在民国时期,故C项错误;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故D项错误。3.(2019·郑州一模)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工商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A.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

地位B.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D.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解析:选A根据材料“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工商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可知政府通过经济立法,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益,促进了

其较快发展,故A项正确。4.一战期间列强对华输出棉纱量持续减少,而日本却迅速增加,开始超过英国,跃居首位。这反映了()A.列强均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B.日本的经济实力已超过英国C.日本趁机扩大对华经济侵略D.日本在侵华中

始终获利最大解析:选C一战期间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是西方列强,不是列强均放松了,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虽然被美德超过但经济实力仍位居日本之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故C项

正确;根据材料只能得出一战期间日本侵华占据优势,但无法得出始终获利最大,故D项错误。5.1933年4月4日,国民政府断然废除银两,以0.715(两)兑换一(元)的比值用银元来取而代之,结果因世界市场白银急剧上扬而导致白银迅速外流,严重冲击了国民

经济。1935年11月3日,政府发行统一的新纸币——法币。国民政府的金融改革是为了()A.稳定国民经济秩序B.封锁苏区红色政权C.储备充足抗战经费D.顺应英美等国要求解析:选A国民政府的金融改革的目的是防止白银外流,进而稳定国民经济

秩序,故A项正确。6.(2019·南昌模拟)据统计,民国时期全国电力灌溉(使用抽水机)的田亩,最多的年份(1930年)也不过5万亩,还不到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万分之一。从1915年由国外购进第一台拖拉机起,到1949年,除台湾省

外,总数也不过401台(标准台)。由此可知当时中国农业()A.土地制度落后B.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C.缺乏近代意识D.国民政府经济重心在工业解析:选B材料中并没有近代土地制度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的农业生产远未实现近代化

和机械化,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属于生产工具的范畴,并非缺乏近代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国民政府投资工农业比重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7.1949年5月28日,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约为100∶1,到6月8日非法市场上的比价已上涨到2000∶

1,银元猛涨刺激物价攀升。反动分子叫嚷:“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据此可知()A.国民党势力依然控制着上海B.人们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C.人民币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D.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解析:选D材料中强调的是国民党对金融局面的控制,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控制上海,

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当时金融领域的混乱,不是人们对银元的盲目依赖,故B项错误;C项仅仅是材料的表象,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故C项错误;材料中“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说明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新生的政权,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5分)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莫不仿造,穷极精巧,充塞土货。彼所需于中国者,向只丝茶两种;近年外洋皆讲求种茶、养蚕之法,出洋丝茶渐减,愈不足以相敌。土

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是以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摘编自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

9年)材料二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

的新陈代谢》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

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主张兴办民用工业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理解。(11

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中国经济“渐趋衰退”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近代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10分)解析:第(1)问,根据“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分析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二“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概括其形式;第二小问,这一时期的洋务派民用企业为近代民族企业的产生在客观上创造了某些有利条件。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两个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分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综合分析。答案:(1)原因:实现国家自强,防止财富外流。(2)形式: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理解: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采用大机器生产),官员创办企业有利于打破重农抑商传统观念,民用工业

的资本投资、产品销售等带有资本主义色彩。(3)原因:军阀割据混战;日本加紧经济侵略;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不利因素:生产技术落后,保守思想观念,封建主义的阻挠,动荡的社会环境,西方列强的侵夺等。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