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DOC
  • 阅读 7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7.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doc,共(3)页,3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8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

治者借助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商汤、盘庚、周武王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上看,也就是借助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故C项正确;题干材

料没有涉及借武力强化统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2.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

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仅涉及西周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这并不能说明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且这一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

制较商代内服与外服制度更有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且这一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3.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未发生改变,

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这一变化()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政治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D.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西周时期虽然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改变,但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即天子分封的各级诸侯,这相对于之前松散的

内外服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未实现中央高度集权,并未建立起集权统治,故B项错误;宗法制通过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解决权力继承方式,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这与材料中分封制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仅反映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未体现是否

扩大了统治范围,故D项错误。4.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B.“霸主

”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C.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D.“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故A项错误;根据“尊王攘夷”“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可知B项错误;材料“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说明周朝

还存在,故C项错误;在“尊王”的前提下,春秋霸主通过战争、会盟等方式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故D项正确。5.《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A.维护了贵族间的血缘宗法关系B

.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的全面推行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答案:A解析:“族坟墓”意为同宗族的人死后,活着的族人会让其归葬本族墓地,这有利于凝聚宗族,维护贵族间的血缘宗法关系,故A项正确;周朝尚未实现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故D项错误。6.“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

认同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D.规范了“和而不同”的秩序答案:D解析:礼乐制度实质上是等级制,规定上下有别,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可知作者主张以乐求同,以礼存异,并非集体认同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等级明确对维护

社会和谐的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则贵贱等矣„„则上下和矣”,可知礼乐制度规范了“和而不同”的秩序,故D项正确。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倚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

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

,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

一、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参考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积极作用: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机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小问“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意义”,根据材料二“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

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得出歌颂了文王的功德;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可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