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2-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共(4)页,50.68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2、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
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知识目标1、明确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2、知道要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思想上必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在行动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一切
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难点: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观看《厉害了
,我的国》片段,谈感受,话国家繁荣昌盛的原因,品味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和以国家为重的情怀,引出本课本课主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201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讲话。专家认为,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全面阐述外
交原则和思路,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抉择长期不变,清晰划定维护正当权益、核心利益的原则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两个“决不能”,即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他说,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
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我们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二、新课讲授第一目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1、探究一:戍边楷模:陆兰军边境线上的无悔坚守1979年3月,坐落在广西十万大山深处的尖峰
岭国防民兵哨所诞生。作为村民兵营副营长和支前模范的陆之方临危受命,成为哨所第一任哨长。3年后,换上严重风湿病的陆之方走不动了。陆兰廷接过父亲手中的枪,成为尖峰岭哨所第二任哨所,一干就是14年。1996年,陆兰廷工作调动,陆兰廷接替哥哥
任第三任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陆兰军深情地说:“是祖国养育了我,那么为她奉献一生又算的了什么呢?哪怕有一天我会老死在自己的岗哨上,我问问自己的心,他会说这是值得的。”(小组讨论:你如何评价陆之方一家两代人守卫祖国边疆的事迹?)点拨:(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2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探究二:阅读P91探究分享,思考:(1)材料告诉我们什么?(2)军迷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1)部分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2)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防范意识。3、探究
三:各抒己见2012年,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掀起了我国人民的“反日”热潮。而这次韩国与美国部署“萨德”系统后,人们采取不买韩国货,拒绝韩国旅游等方式表达抗议。(小组讨论:根据以上观点,评价国人的前后两次做法,并就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点拨:
①左边同学的观点肯定了这些人的爱国情感,但也指出了简单、盲目抵制外国企业并非良策。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的腾飞,是建立在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主动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并大力吸引外国投资的基础之上的,盲目抵制有可
能会损害同胞的利益,并且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把本来是朋友的人变成敌人,影响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盲目抵制或许能让一些人逞心头之快,却可能招致不必要的后果。②右上角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她看
到了简单粗暴的围堵、打砸行为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也侵害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应该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③右下角同学的观点说明要理性爱国。爱国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理性,爱国是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而不是去伤害自己的人民;爱国就要团结一致,发展自己,共御
外辱。④我的看法:(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
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3)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第二目捍卫国家利益1、探究四:你家的土地被征用了吗?作为雄安新区第一批实施的项目,“千年秀林”预计造林达到90万亩。在
2030年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约1倍。今年开工的雄安新区9号地块,植树总面积约一万亩,涉及新区两个乡镇8个村。从11月13日栽下第一棵树,短短十几天里,9号地块已经成功栽种3.3万棵树苗。(小
组讨论:假如你家的土地被雄安新区征用,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你应该怎么办?)点拨:(1)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我们的生命。2、探究五:印度撤军是
认清形势后的正确选择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引发中印边境局势持续紧张,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中国军队对此坚决反对,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强化边界管控,前推作战部署,加强针对性训练,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3(小组讨论:中印对峙给我
们什么启示?)点拨: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3、阅读教材P94阅读感悟,思考:从黄旭华的事迹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点拨:①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
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②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知识归纳:1、如何树立维
护国家利益意识?答:(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
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用合法的方式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2、我们应如何捍卫国家利益?答:(1)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
放在第一位。(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
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明确了个人要勇于维护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更需要牺牲。我们要养成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心中长存国家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五、板书设计六、课堂演练1、南沙群岛的环境极
端恶劣,而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却坚守南沙岛礁20多年。他说:“只要我们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在南沙长期坚守的动力来源。”对李文波的言行,下面理解不对的是()A.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捍卫国家主权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4C.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D.要正确处理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2、有调研报告显示,网络泄密占泄密事件总数的七成以上。某西方国家军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来自中国军迷发布的网络信息。这告诉我们()A.要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保
护国家利益B.出卖国家的间谍来自网络C.中国军迷不应该上网D.国家利益的维护只能依靠政府3、2017年3月4日,《环球时报》报道,为抗议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有中国公民打砸韩国现代汽车,“砸现代汽车是对制裁韩国的高级黑”。这告诉我们()
A.只要是爱国做什么都可以B.公民应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C.砸韩国车最能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怀D.我们对韩国部署萨德无能为力七、教学反思本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身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来呈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能怎么做,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达到道德与法治课
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当然,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对于学生的一些引导仍然是我需要认真去推敲的,在教学内容的呈现过程中,怎样选择更多样化的素材来丰满人物,怎样把“国家利益”这样有深度的话题简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更为“接地气”的教学形式加以呈现,也
仍然需要好好研究和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