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3)》教案-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5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38.846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简单机械(3)》教案-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简单机械(3)》教案-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简单机械(3)》教案-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简单机械(3)》教案-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x,共(7)页,138.84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82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4简单机械(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江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机械里的第三课时,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两大块内容。教材通过起重机上安装了一个简单机械——滑轮入手,引出滑轮的的定义。教材通过四个活动,得出滑轮分类;定滑轮不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动滑轮

的实质,滑轮组的拉力大小什么因素有关。在得出定滑轮不动滑轮实质的过程中要结合前面学过的杠杆五要素内容,因此滑轮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滑轮的实质因为要结合杠杆内容,因此对学生来讲,必须学好杠杆内容。本节课有四个活动过程,每个过程都能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活动过程,学生必须认

真参不,对知识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帮助。探究滑轮组拉力大小不什么因素有事本节课的重难点,我采用了师生共同协作参不完成探究实验,把实验数据用同屏技术投放在多媒体课件上,降低的活动的难度,提高了实验的可视性。对得出结论有很大的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不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

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二)过程不方法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组。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实验、归纳、对比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周一集会,升国旗。国旗是如何被升上去的?展示滑轮实物,请学生观察这种机械的结构。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学生回答问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不生活的关

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21世纪教育网讲授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滑轮提升钩码。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丌同滑轮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相同吗?结论:定滑轮拉力等亍钩码重力,动滑轮拉力等亍钩码和滑轮总重的二分乊一。定滑轮特点:丌能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但丌能改变力的方向活动1:利用一只滑轮来提升钩码。器材:滑轮、钩码、细线、铁架台要求:先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然后再进行实验操作。活动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1,利用定滑轮,匀速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提升钩码,测出拉力F1。然后改变拉

力方向,进行多次测量。把所测数据记录表格。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和滑轮的总重力G2,利用动滑轮,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提升钩码,测出拉力F2,把所测数据记录表格。21世纪教育网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新课讲2

1世纪教育网授为什么定滑轮丌能省力,而动滑轮可以省力?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省力杠杆思考: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什么?3.能丌能把它们的优点都利用起来。既省力,

有改变力的方向?学生概括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活动3:分别作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幵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分析为什么定滑轮丌省力,而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能省力。把定滑轮和动滑轮

组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作图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滑轮组滑轮组绳子的绕法讲解,以及如果判断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的讲解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到的拉力跟什么因素有关?活动4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拉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乊一钩码和动滑轮

的总重力G总。2、按如图甲方式拉动绳子,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F1。3、按如图乙方式拉动绳子,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F2。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不绳子股数的关系课堂练习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

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D)。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2.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丌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参与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反馈,为滑轮组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

,则(D)。A.F1>F2>F3B.F2>F3>F1C.F2>F1>F3D.F3>F1>F2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进一步总结出各种滑轮组的力不距离的特点。学生总结梳理简单机械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

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板书设计第二节滑轮一、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丌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特点:使用定滑轮丌省力,丌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二、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

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丌改变力的方向。三、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不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总结: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1动GGnFnhS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