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6《光合作用》教案 (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x,共(3)页,312.26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8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3.6光合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主要意义。[来源:学科网]2、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产物是淀粉和氧气。(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
作用实验、公式、意义难点:关于光合作用各个探究实验教学过程引入:请学生阅读一段材料: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大约4400亿吨有机物,所储存的能量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所需能量的100倍。通过“太
阳能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从中引出课题光合作用,并让他们从数据中感受其重要性。第5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探究一: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一定需要光?➢实验设计:1、此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通常会回答,一盆植物放在有光的地
方,另一盆植物放在黑暗的条件下,其他条件都相同。此时,我们要追问,取两株植物做实验时,有些量如浇水量,植物间个体的差异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如何尽量减少这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呢?将学生引导到用同一植物的同一片叶子进行实验,一半用铝箔
上下固定好,将遮光部分与不遮光部分作对照。解决这个问题后,自然引出如何判断叶片的哪个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2、如何判断叶片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来源:学。科。网Z。X。X。K]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光合作用的产物遇碘变蓝色含淀粉等有机物
质通过一系列的逆向推导,得出可通过滴加碘液,若变蓝色,则说明其中含有淀粉,若反之,则没有。而此时学生难免会有疑问,叶子本身呈绿色,与蓝色非常相近,及叶子可能本身就含有淀粉,如何排除这两者的干扰呢?3、怎样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其干扰?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
消耗光4、怎样排除叶片颜色对其干扰?利用叶绿素易溶解在酒精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叶片会变成黄白色。这里可介绍由于酒精是易燃物品,因此必须采取水浴加热的方法。当这四个问题都解决时,学生对
整个实验就有了大概的一个想法,此时教师可以演示实验了。➢实验过程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将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用简略的文字概括出来,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的进一步了解。学生记录观察结果: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分产生了被铝箔纸遮光的叶片没有产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问
:本实验证明了什么?生答:1、通过叶片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的对照实验,证明绿叶的光合作用需要光2、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教师作出说明:植物体内的一部分蛋白质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确切地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实验反思师:在实验结果中,你除了观察到被遮光
部分不变蓝以外,你还观察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生答:除了遮光部分不变蓝外,周围一圈也没有变色。此时可以给出提示,银边天竺葵因其叶子周围一圈无叶绿素呈黄白色而得名。学生就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得出叶绿素也是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师:叶绿体是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所含有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探究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除了有机物还有什么?能设计实验证明吗?问:这个实验需要对照实验吗?教师介绍光合作用产生O2的实验装置: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2、用短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套在漏斗柄上观察现象:水藻放出
一串串小气泡,小气泡通过漏斗的收集进入试管,并且使试管的水排入到烧杯中。提问:[来源:学科网ZXXK]1、产生的是什么气体?[来源:学+科+网Z+X+X+K]2、我们是怎样收集气体的?(氧气不易溶于水)。如何去证明它是氧气呢?[来源:Z&xx&k.C
om](取出时,在水中用拇指把试管中堵住,取出试管,试管口朝上。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