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1《空气与氧气》教案 (3)-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x,共(2)页,99.5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8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1空气与氧气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之前接触的化学实验很少,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开始学习大量的化学实验,涉及各种化学仪器以及药品的规范使用,还有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本节课上,对于空气中各成分的验证,需要知道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性质来设计实验。教师在备课的
时候要考虑到实验的设计、操作、评价等环节,使科学课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考虑到实验在本节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占据的时间,本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空气的成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对于空气的利用,干脆放在下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作
为一种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2、学会根据生活中的基本常识以及所学知识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猜想。3、尝试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去验证猜想,会根据物质的性质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安全性、高效性等作出评价。4、学会定量的测
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针对定性实验,学会减小实验误差,完善实验。5、了解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以及其体积分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难点:用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和体积关系,特别是如何完善实验这
个环节作业布置作业本上相关练习教学过程【引入】地球上空气和水等物质一起养育着地球上的生命,我们都生活在充满空气的环境中。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来谈谈你对空气的了解知道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对立的概念,弄清楚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而不是由多种元素组成。【问题1】空气里有哪些物质?学生猜测成分:
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师:如何来验证?通过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来验证?或者设计一个怎么样的实验来验证?1、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可以验证它的存在?学生会想到“不能支持燃烧”这条性质,但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空气并不能用来灭火,而且空气中还存在支持燃烧的其他气体,所以
以此来验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出示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这条性质来鉴定二氧化碳的存在。同时做一个对照试验,让学生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与用打气筒给澄清石灰水打气,观察现象。得出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但是含量不高。2、证明空气
中含有水蒸气学生会说出很多生活中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现象,基本上都是物理变化,课堂上增加一个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的实验,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个化学方法也可以证明空气中水的存在。3、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学生知道
氧气可以助燃的化学性质,学生会马上想到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证,事实上通过比较燃着的木条放在氧气中燃烧与放在空气中燃烧,效果会更好,选择一个更优的方案,得出空气中也有氧气,但是含量不算太高,如何定量的测定呢?【问题2】如何测出空气氧气的体积分数?请学生开动脑筋
,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方案。对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安全性、高效性评价。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器材与药品,比较木炭与红磷的燃烧产物的状态,选择一种物质(红磷)来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但又不生成别的气体,从而形成一个装置内外的压强差,使水倒流回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氧
气的体积!请同学观察实验中现象并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实验拓展】分析当实验结果与预设不符的原因:1、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
磷的量不足;(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2、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
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针对此实验可以展开如下【总结】空气中的各组成成分以及体积分数执教者:桐乡七中唐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