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空气与氧气》教案 (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63.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3.1《空气与氧气》教案 (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3.1《空气与氧气》教案 (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3.1《空气与氧气》教案 (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4)页,6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8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课题八下第三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1)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学情及教学思路分析本节是空气与生命的第一节,是本章的启始节,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及生活经验,对于空气的成分已有初步掌握,对于部分气体的证明方法已初步了

解。但这些了解仅仅是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不一定与科学知识相符合。空气到底由什么组成?如何验证空气中的一些气体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比例是多少?等这些内容属于科学事实的教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科学理性的高度去认识

空气,学会用事实说话,体会科学家探究事物本质的思想和方法,从用生活中的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入手,逐渐上升到科学实验证明推理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得到初步验证空气中存在哪些成分后,自然就要深入到研究各成分的含量了。本课选用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氧气为例,从定性研究

转到定量研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从验证性的学习转向更有思维高度的探究性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做好这个实验,在让学生在明白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动手测定,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并能根据实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分析各种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升证据收集与现象观察、逻辑推理的

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教学重点通过生活举例、实验,证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氧气等成分教学难点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并进行科学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成分的实例验证,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树立科学的实

证思想,培养多途径寻找证据的能力,发展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认知。2、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过程,了解从实验原理、装置选择、操作技巧和误差分析等定量验证性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能,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

的重要性,发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能力,提升实验的分析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3、通过了解空气成分的历史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过程是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对科学的认同感,培养正确的科学观,提升科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师行为要

点学生行为要点环节目标及设计意图环节一:新课引入(5分钟)1.教师引出本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演示实验,展开新课。引言:我们生活在空气的“海洋”中,一刻也不能离开,就像鱼儿生活在水中一样。但这“海洋”看不见也摸不

着,你能说说有什么方法能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吗?独立思考,汇报交流,动手演示。(杯子倒扣水中,盖紧的矿泉水瓶不易压扁,用塑料袋装空气等等)科学和生活的区别之一就是:生活通常是学生通过自身感知认识的,而科学不但是通过感知来认识,还是可以被证明的,此问题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明

确科学的本质之一是科学是可实证的。环节二:核心问题1:空气的成分有哪些?(10分钟)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里有哪些物质呢?(根据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独立思考、学生汇报展示。(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稀有气体等)初中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以

学生生活、社会相关的主题进行构建的,核心问题1的设置,让学生碎片化的前概念知识,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事实性知识。2环节二:核心问题1:空气的成分有哪些?(10分钟)问题深入:现在对于同学们来说,空气中有什么物质,并不陌生。但在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空气看作是一种成分单一的物质,经过许多科

学家的努力,才终于知道了空气其实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事例或通过实验来证明空气中这些物质的存在吗?]活动1: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学生举例推理解释。活动2: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学生动手演示证明。活动3: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教师指导学生实

验证明。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通过学生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举例推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活动证明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让学会初步学会用论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的态度与方法。总结提升刚才我们证明了空气中存在水蒸气、二氧

化碳和氧气,几百年前,科学家们也进行了大量类似的活动与实验,才得出了空气的一些主要成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1页。阅读、了解课本71页关于空气成分的发现史。简单了解空气成分发现的科学史,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过程是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观念,从而逐步形成对

科学的认同感,培养正确的科学观,提升科学学习的兴趣。环节三:核心问题2: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呢?(25分钟)提出问题:在证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实验中,木条在两个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合理的解释是?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而且得出其中氧气占空气的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能否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拉瓦锡的结论呢?气体无法看到,用什么方法才能将气体体积的多少显现出来?理解并说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不高(或空气中的氧

气和纯氧相比,浓度、含量不同),从定性实验过渡到定量实验。思考: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知道哪些量?2、从王老师的实验中,你能获得哪些启发?3、用王老师这个装置,能否把氧气从空气中直接分离出来?4、如果不能用分离出氧气的方法来除去空气中的氧

气,你还能想到其他什么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来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也是热点问题。课本中是一个验证性实验,但是在中考中往往以该实验为素材,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问题导学”

,并结合原理模拟装置,为学生铺设台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和方法,改变以往学生对本实验看的一头雾水、做的鸡飞狗跳,分析时还是不明所以的状态。3环节三:核心问题2: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呢?(25分钟)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究,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师带着学生对照图和实物进行指认。按照以下任务的要求,组内合作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带着下面的问题,阅读课本71页活动,并组内进行讨论。(1)观察实验装置,用到哪些器材?(2)实验需要哪些步骤?(3)为确保实验成功,哪些地方需要注意?(1)组长口述

,并模拟所有操作步骤,同伴纠错。(2)小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纪录。(3)分析,思考:a.实验后,打开止水夹,水为什么会进入瓶中?b.进入的水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多少?c.可推导出什么结论?首先,鉴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所以安排学生通过

阅读明确实验的一般步骤:了解实验装置和药品——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相关纪录——得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原理——理解方案。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通过组内交流讨论和学生代表口述及模拟示范、同伴纠错之后再进行实际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

同时也为后续的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得出、实验误差的分析奠定理性思维的基础。问题深入:思考与讨论:拉瓦锡测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的实验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往往小于1/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空气组成实验探究改进观察思考,分析误差,组内讨论,班级展示。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

处,引导学生回归实验过程,寻找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这是一种重要的学法指导),提升学生对异常现象(与结果不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质疑能力、寻找相关变量的能力及科学务实的精神,并提升其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总结提升:大量实验表明,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分

数为78%,分氧气约占空气的21%,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占0.0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阅读课本71页有关空气各成分体积组成的内容,体会圆饼图对表示空气中各成分体积组成的直观性。环节四: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一节课的努力,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课后巩固:请同学们画出空气各成分体积组成的圆饼图,标明各成分的比例,并将本节课其他的一些收获梳理在边上,形成一幅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图文。本节课从“科学事实”、“科学能力”、“科学知识”三大块内容进行展开。围绕核心问题,注重

问题引领,培养学生的反思、质疑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思维。4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