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7.1《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1课时)教案-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12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8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2.7.1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3)知道怎么查表得到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相对原子质量表,学会借助数据表获得信息的方法(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2)让学生体会到随着认识的深化化学式等符号的意义越来越丰富,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难点:相对
量的理解、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教学准备收集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做成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来复习巩固旧知,同时引入新知,符合建构理论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求
知通过宏观的演示实验,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识掌握更加深刻。活动1:复习引入师:元素符号“C”可以表示哪些含义?生:宏观上可以表示碳元素、碳(金刚石或石墨)这种物质,微观上可以表示一个碳原子。师:除了以上含义以外,它还可以表
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活动2:相对原子质量师:每一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计算一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多少?让学
生谈一谈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体会?(数值小,计算麻烦)师:那我们原子的质量这么小,在计算的时候很是不方便,同学们现在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呢?师: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板书)。(1)、标准:把一个C—12原
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即一份为1.661×10-27千克(2)、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例:计算O的相对原子质量(注:根据国家计量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教学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算一算几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了
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更加深刻理解相对量的概念让学生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既能够巩固新知,同时为引入相对分子质量做铺垫。充分发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主动性,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导,教师其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同学亲身去实践,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目的是让学生
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提高,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让学生自行总结,提高积极性,获得很好的反馈信息师:同学们模仿计算氢、碳、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活动3:比较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生:原子质量的单位为千克,而我们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的时候,是两个质量相比,得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活动4:根据附录4和附录3查处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活动5: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师:观察以上的表格,结合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这样计算?生:相对原
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活动6: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师: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怎样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生:分子的实际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进行比较。师:结合分子是由原子可构成的,想一想还有其它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吗?生: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例:计算CO2的相对分子质量。CO2相对分子质量=12×1+16×2==44分组练习:教师随机展示7、课堂练习8、课堂小结(学生)9、作业板书设计反思2.7.1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一、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2.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种子数二、相对分子质量1.概念2.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各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本结果对知识目标的落实还是到位的,学生的掌握情况比较好。教学的每个环节
还是比较到位的。2、电子白板和教学助手软件的使用,让整节课效率更高。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展示和扮演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3、遗憾的地方是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没有通过实验的方式让他们感受相对原子量的得出过程,导致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是很
到位。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要关注学生实际,不能盲目的为了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