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8)-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3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8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能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2.过程与方法:运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学习和生活
中常见的符号和模型,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符号和模型用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难点: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学案、地球仪引入:展示地球仪,模型欣赏一、新课教学一、模型【提问】(1)请你说说这是什么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如船模、
航模等;(2)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如:地球仪【思考】(1)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呢?因为地球太大了,难以认识,为更好研究它,将它制成模型。(2)我们为什么要用眼球模型呢?因为眼球结构复杂,难以表达;(3)我们为什么要用细胞模型呢?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
胞模式图;小结:(1)模型并不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2)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水的三态变化模型”(3)有的模型是具体形象的,如航模,也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方程,甚至是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水三态变化的模型”,并完成课本上的题目。(1)、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固态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2)、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3)、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分子之间距离发生了变化。小结:模型可表示一个过程。二、符号【提问】: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用符号来表示事物?(1)、分析交通标志,可知: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
、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电灯符号,可知: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3)、分析厕所、医院符号,可知:用符号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小结: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避免
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三、课堂练习1、写出你所学过的符号,看谁能写得多?2、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SvGI3、将一杯盛有少量水的烧杯放在空气中,过几天水干了,这是液态的水分子逐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若用小圆圈代表水分子,用箭头表示运动方向,画出这杯水在空气中扩散的模型。四、课后
练习作业本A本,第一节1.人们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是由于符号有许多优点,下列特点中不确切的是()。A、简明B.完整C、直观D.方便2、符号的意义:使用符号能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不同和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列
举一些常见的符号:。3、根据P2的水的状态模型,可知:①分子间存在,而且液态水分子间距离较。②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分子本身。4、比一比看谁记得最快又准确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元素名称符号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
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五、板书设计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模型1、模型方法论2、模型的作用的3、模型的类型二、符号的意义六、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各种符号和模型,在上课时交流和分享,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