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第一课时)教案-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4)页,25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7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是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中第7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分为氧循环与碳循环两大部分并拓展了臭氧与温室效应的一些知识,《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是在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氧化和燃烧之后的教学内容。氧循环与碳循环均分别通过其循环途径作出其循环图示,其中碳循环是在氧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讲解,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入手讲解氧循环,再由氧循环扩展到臭氧层的知识,而碳循环在氧循环基础上加以解释,据此讲解由于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故而将
本节的内容完整联系在一起,通过本节的学习。大家对碳氧循环都将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氧化和燃烧之后,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思维习惯上,初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一节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总结,又回归到了空气的组成动态平衡上,所以是对《空气和生命
》的总结;同时又在生命的立场上阐述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危害。学生对氧和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也有所了解,知道一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后也就可以明白氧和碳进入循环的部分路径,但对于碳循环的部分途径了解的不够全面,对于臭氧与温室效应也不是很了解。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主要依赖课堂上的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
下尝试归纳,并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断强化,因此把《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分作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氧循环和碳循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光合作用,了解光合作用在氧循环和碳循环中的意义;2.复习呼吸作用,了解呼吸作用在氧循环和碳循环中的意
义;3.知道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与氧循环和碳循环的关系;4.以氧循环和碳循环为例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两支蜡烛谁先熄灭情景的分析讨论,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对氧循环和碳循环的意义;2.通过对课本图的阅读分析,了解氧碳循环的途径,学习图
像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培养辩证观。教学重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教学难点:碳循环的途径,氧循环的途径教学准备:教学相关资料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活动1:如图情景,判断哪支蜡
烛先熄灭?【设计意图:配合活动,积极思考设疑导入,带给他们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2:提出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设计意图:学生思考蜡烛熄灭的原因,通过简单的情景让学生回顾物质的燃烧、燃烧的条件等。】活动3:讨论: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如果将燃着的蜡烛与植物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哪支蜡烛先熄灭,复习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比较】活动4:视频资料:《普利斯特利实验》讨论:如果把燃烧的蜡烛换成实验白鼠,又会出现什么情况?【设计意图:充分思考光照这个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好的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活动5:小结【对植物光合
作用的知识进行回忆复习巩固并扩展知识了解其他光合作用初步了解】活动6:提问:在以上密闭小系统中,实现了氧的循环利用,那么自然界中也存在氧的循环利用吗?【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资料,感受并进一步思考:自然界中与密闭小系统中相似处,以小见大,感受氧循环的存在】活动7:读课本《图3-84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提出自然界氧消耗的途径有哪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图像知识归纳阅读,通过教学助手拍照上传技术呈现学生学习活动】结论:通过以上氧产生和消耗途径得到氧循环的定义: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
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由氧循环定义得出地球上的物质所要消耗的氧气大部分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过渡到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活动8:反馈练习1: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的叶
都掉光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北方的人会有感觉缺氧吗?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才可以学习的更好,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教室的空气保持清新呢?【设计意图:一则在生活情景中领悟氧循环;二则对氧循环是“全球性的”产生感悟】反馈练习2: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
内的金鱼活得久一些?【设计意图:问题生活化,强化认识消耗氧,产生氧的途径】活动9:读图3-85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并填空。结合书本上的图示,将碳循环进行梳理。以碳为旅行家作为出发点,完整的将碳循环走一遍,将各个过程演示出来。(板书内容)通过碳循环的梳理,得到碳
循环的四条途径,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完成书上的填空。【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通过教学助手拍照上传技术呈现学生学习活动】活动10:师生共同小结碳循环活动11:教师小结,按板书进行。板书设计碳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O2
)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物质(含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产生氧(O2)——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活动12:随堂练习1.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A.各种燃料的燃烧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氧化
分解有机物D.以上都是2.在金鱼缸中放养适量的金鱼藻等水草,金鱼将生活得更好,其主要原因是()A.增加了金鱼所需的食物B.美化了环境C.增加了水中氧气的含量D.增加了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3.与自然界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反应D.蒸腾作用4.碳
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分解作用5.下更情况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是()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汽车数量增加C.发展太阳能、水能代替煤、石油等燃料D.植树造林6.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
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A.生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