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 (9)-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4)页,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7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了解磁化的概念重点:磁极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规律。难点:磁化的概念演示、讨论、分组实验引入: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分明吗?--造纸
、火药、指南针、指南针是航海时常备的导航工具。那么,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呢?一、磁体和磁极【出示、观察】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小磁针在静止后的位置总是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或条形磁体指向北方的一端叫北
极;指向南方的一端叫南极。【实验】学生分组进行1、让磁铁与铁块、木块、塑料、铝块、铜块等接近。--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铁块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含铁质的物体(铁、钴、镍)钢
、生铁2、用条形磁铁去吸一些铁屑。--发现原来均匀分布的铁屑不再均匀,磁铁的两端吸附的铁屑特别多。说明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接近于没有磁性)。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具有指向性。能自由旋转的磁
体静止时指向地理北极(北)的一端叫北极(或N极);指向地理南极(南)的一端叫南极(或S极);注意:每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一个北极,一个南极。思考:把一个磁体折断成两段后,有几个磁极?分析:折断后,断开处,两侧2个磁极为异名磁极。指南针的原理:利用小磁针指南北的性质可以制成指南
针。司南—最早的指南工具。勺把实质上是磁体的南极。刻有方向的铜盘采用铜做而不用铁做的理由是:铜不能被磁化,对勺子不会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磁极--南极(S极)和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
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出示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二磁体间有相互作用用磁铁的一极靠近小磁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
相互吸引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讨论】思考:把一个磁体折断成两段后,有几个磁极?例题见红本37页第6题。分析:折断后,断开处,两侧2个磁极为异名磁极。如3段呢?//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南北极呢?--有。把一个磁体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
每一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极和S极两个磁极。可见,自然界中磁极是成对出现的。→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在水平面上有南北指向性。三磁化1.磁化:【实验】铁棒的下方放铁屑,让条形磁铁靠近铁棒。然后把条形磁铁拿开。现象:靠近时,铁棒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有了
磁性。拿开后,铁屑又都落下。说明铁棒的磁性立即消失。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现象。演示实验。提问:铁、钴、镍为什么能被磁铁吸引?答:因为它们能被磁铁磁化。磁化后磁铁能吸引它们。如条形能吸引1元硬币,是因
为硬币中含有能被磁化的物质,磁化后磁铁能吸引它。磁化的实例:两个硬币竖立在磁铁上端,如将手指松开一小段距离,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分开。因为硬币被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是同名磁极。/另例:大头针首先被磁化,被磁化的物体靠近磁铁北极的都是南极,离北极较远的都
是北极。根据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大头针被磁铁吸引后,其下端都是北极,相互排斥。2硬磁性材料: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如钢是硬磁性材料,常用来制造永久磁体。(钢和生铁的成分)软磁性材料:不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如铁是
软磁性材料,常用来制造电磁铁。【实验】用一根磁铁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棒有了磁性,而且能永久保持,就成了永磁体。人造磁体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补充】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
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课堂例题:将载有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由静止释放后,两小车迅速分离,并向相反方向运动(相背运动),此现象说明:①同名磁极互相排斥。②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相互的作用力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五、课后作业六、板
书设计A组:作业本p29-11提高拓展题B组:作业本p1-21-11基础提高题C组:作业本p1-21-9基础题磁现象磁化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