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服务社会》教学设计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共(4)页,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服务社会》教案【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也是全书的重点章节。教材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设计,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
奉献社会的情感。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参与公益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
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但少数同学的表现令人担忧。通过本课学习,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
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教学重点】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教学难点】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北京2022】花滑大奖赛志愿者:我奉
献、我快乐。思考:大学生志愿者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可贵品格?教师总结、过渡: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二、新课讲授(一)奉献助我成长活动一:服务社会体现价值
学生观看视频:艾滋儿童的“彭妈妈”思考:彭妈妈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讲述: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
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活动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Ppt出示材料:十一期间,中学生小丽参加了在我县金山文化公园开展的旅游
志愿活动。刚开始小丽感到有些紧张,连话都不敢说,看到同学们都在积极的为游客提供服务,小丽受到了鼓舞,尝试给游客发放景点宣传手册。没过多久小丽与游客交流越来越自然,积极为游客们提供景点简介及出行信息等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小丽感慨地对小伙伴们说:“
参加这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自己也得到了锻炼。”思考:小丽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教师讲述: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
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小结:为什么要服务社会?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教师过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服务社会?那么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二)奉献社会我践行活动三: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展示图片)禁毒宣传、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清扫街道等图片思考:1.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2.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
何克服的?教师总结:(1)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2)适合青少年的社会公益活动: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3)注意事项: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教
师过度: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榜样在散发着正能量激励、引导着我们为社会服务。活动四:服务和奉献社会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播放“2016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事迹视频思考:支月英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
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小结:如何服务社会?1.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拓展延伸:说一说你能为我县的“巩卫创文”工作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四、随堂训练五、课堂
总结:播放音频:爱的奉献六:板书设计服务社会助成长我践行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