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969 M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9)页,1.96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2.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的地形图和气候图的阅读,初步培养读图、用图及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2、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知欲望,增强学生对各国风土人情的认知及喜爱。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河流与气候特点。2

、撒哈拉以南非洲黑种人的特色文化。(二)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河流、气候特点,及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图法、分析归纳法。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书籍资料和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学生准备:预习《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材内容,查找、了解

相关内容。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讲课,我们有着更重要的任务。大家请看前面的图片,这个小男孩儿是老师的好朋友,他叫小胖,自从看了《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以后,就对撒哈拉

以南的非洲充满了向往,前几天毅然决然地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背上小包,奔着马达加斯加岛就去了,我本以为他能玩得很开心,结果昨天我收到了他的一封邮件,邮件的内容让我非常忐忑,这是一封求救信,信上说“„„”,所以我们今天的任务是,齐心协力,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非洲营救”

。大家有没有信心?学生:有!教师:非常好!提前预祝我们营救成功!•重点设问,读图探究教师:小胖在信中还与我们分享了一些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文知识,希望能对我们接下来的营救有所帮助。大家看前面的图片(展示PPT),这是一幅“世界人种分布图”,从图当中我们能清

晰的看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中,90%左右都是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因此有“黑非洲”之称。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繁衍生存,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创造了很多独特又极具活力的文化。例如前面这种,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击鼓。教

师:是的,他们在击鼓。黑种人大多擅长击鼓,他们会根据不同需要,击出各种鼓声,比如„„教师:非洲人不仅击鼓非凡,还拥有着很多其他的天赋。(展示PPT)这些领域黑种人都很擅长,黑种人不仅将这些文化传承后代,还远

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都能领略非洲的色彩。[承转]教师: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深呼吸,下面,营救正式启动!来看落首领给我们出的第一道题。读图,结合教材中文字内容,自主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范

围,回答下列问题。学生:(略)。教师:第一题完成的非常完美,为自己鼓鼓掌加加油。学生:(齐鼓掌)教师:好了,来看首领的第二题。读图,结合书中教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在图中找到下列所有地理事物,一会儿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为大家展示

你们组找到的结果。学生:(略)。教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其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除了以上这些著名的地理事物以外,还拥有着一个世界之最,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那么东非大裂谷是如何形成的呢?(展示PPT)学生: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教师:非常好!我们的第二题也圆满

成功,胜利在望,再为自己鼓鼓掌加加油。学生:(齐鼓掌)教师:首领的第三题有点难度,我们一起来看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学生:(略)。教师:由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因此,这也是非洲人游牧生活的自然原因。比

如,生活在东非高原的马赛人,他们就是依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东非高原被赤道穿过,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而且我们都知道,湿润的气候更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所以,当北半球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时,他们就在北半球生活,当北半球转为干季,南半球刚好为湿季,他们就跨过赤道,迁到南半球

生活。那在这种来往的游牧生活当中,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种生活饮食问题固然可以解决,可是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呢,他们是如何随遇而安的?学生:他们住在易于搭建的茅草屋里。教师:非洲人非常聪明,他们选择就地取材来搭建房屋,(墙体是木棍、树枝、泥土,房顶有厚厚茅草覆盖)那么你能分析一下,除了

”便于搭建”这种优势以外,选择茅草屋为当地民居还与非洲的哪些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呢?学生:(略)。教师:(据PPT内容总结)。(三)趣味设问,回顾练习教师:大家回答的实在是太完美了,真棒!但是,我们的聪明才智让部落首领非常烦恼,这么轻易的就把小

胖还给我们他很不甘心啊,于是,部落首领为我们准备了“终极附加题”,邀请在座的勇士们来回答。选择题号,回答相应问题,如果全部答对,小胖即刻回家!来吧!勇士们!教师:大家真是太棒了!回答的全部正确!今天的

“非洲营救”圆满成功!全体起立!为自己鼓掌!谢谢每一位同学付出!借用部落首领的一句话:我们有缘再见!六、板书设计8.3撒哈拉以南非洲•位置和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特点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