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34.5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共(6)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服务社会》【课标分析】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瘭社会行为。1.6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也是全书的重点章

节。教材围绕如何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展开设计,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奉献的话题并不陌生,理解奉献的内涵,但受舆论环境、家庭环境、个人

阅历、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表现令人担忧,他们对奉献精神在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问题,在实践中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基于这种情况通过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奉献的意义,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高搜集、运用和

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重点难点】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策略与手段】1、情景体验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感悟体味-引导共鸣体验。2、价值辨析式教学,引出具体事件-进行价值分析-做出价值选择。3、活动践行式教学,体验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馈-情感共鸣升华。【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说说你们做过其

中的哪一件事?或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导,点拨:老师有次三八妇女节参加晋江紫帽山登山比赛活动,下山时刚好看到一批志愿者上山义务植树的火热场面,被震撼到,同学们可以说说义

务植树有什么意义吗?再如我们学校每次春节前都有组织义务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参加写春联的同学又有什么收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服务社会。设计意图:从老师亲眼看到的事说起亲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联系本校义务写春联的事例让德育更有说服力。图片展示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一)奉献助我成长活动一:向榜样人物学习体现人生价值教师:上周末学校党员教师组织去集美参观陈嘉庚纪念馆,听导游说陈嘉庚这个爱国华侨捐出了一亿多美元。展示陈嘉庚的图片及人物介绍,展示2017年11月17日晋江经济报刊登的一人物名片施纯锡

,多年来,从香港到大陆,从捐赠教育到赈济灾区,累计向慈善事业捐助善款总额达3000多万,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金质奖章”“乐育英才”荣誉称号,“非公有制企业捐资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他的感言:一个人的能力再大,赚的钱再多,但是对家乡、对祖国却没有贡献,那是不值得肯定的。教师提问

:看完这则新闻你有何启发呢?人生价值在于什么?怎么实现?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

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设计意图:用新近的本地报纸上的新闻介绍,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关注身边事,提高时政敏感性,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二:活跃“跳蚤市场”促进全面发展展示去年我们班上参加学校校园科技

节“跳蚤市场”义卖活动的图片。教师:请当时组织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上讲台来说下当时这个活动承担的部分,并从中得到了哪些锻炼和提高?学生上台发言。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同学们视野拓宽,观察、思考问题能力及人际交

往能力有了提高,道德境界也得到了提升。可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不仅仅体现个人人生价值,也会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设计意图:回归生活世界,用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引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在学习与生活中找到契合点,

同时也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道德境界。让学生上台分享经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也得出为什么要服务社会这个知识点。(二)奉献社会我践行活动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我能行教师:我们晋江获得了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的举办权,到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积极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那么,同学们知道国际志愿者日和志愿者精神分别是什么吗?教师讲述:12.5是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展示学校党员义工服务队上个月在学校前门候厝溪河边做的义务环保活动,孩子学校党员教师去清源山

参加的义务环保活动,前两个月来我们班的实习班主任崔老师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照片,还有我们C段19班一家委带领服务队做的社区服务活动图片,给老人义剪、义诊。教师:同学们看完有什么感触吗?懂得服务社会需要我们做什

么呢?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是我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势。我们还可在公园、

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教师:给同学们介绍两个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医生。思考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什么精神呢?现在又应该做何准备呢?多媒体介绍两医生的事迹

。得出结论:服务社会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展示早上我们班课代表尽职尽责带领大家早读的图片及在楼梯口认真督导同学的图片。设计意图:用学校党员老师、实习班

主任、家长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图片激励学生也努力培养服务意识并行动起来。展示平时学生认真履职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可以从现在的每件小事做起,为以后做好准备。活动四:微公益有我在播放视频《2017.3志愿情晋江红“一元”做出的大公益》介绍2017年11月25日文明晋江公众号的一篇文章《716天,奉粥17

3909份,他们每天用双手温暖晋江》教师:看完视频,听完介绍,同学们,有何感想呢?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我们可以做哪些微公益活动呢?请同学们写下来,同桌交流讨论,并每一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是的,积小善、成大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家行动起来吧!传递爱心,这

社会将会更加地温暖!设计意图:通过本土经典视频、新闻材料,给予学生情感的升华,心灵的震撼。让学生学会传递正能量,自我感悟,自我完善,使认知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巩固。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及如何服务社会,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

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学生课外尝试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本课的逻辑主线,使知识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同时培养学生开阔视野,运用所学知

识发散思维,思考如何践行公益活动,从而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板书设计一、奉献助我成长(为什么要服务社会)二、奉献社会我践行(怎么服务社会)【评测练习】1.2016年6月30日华龙网讯,35岁的张平是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一名普通职工,自1999年以来,他坚持每年无偿献血,总

量已达2万毫升。从2013年开始,张平先后参与南京南站志愿服务、油坊社区困难家庭儿童帮扶工程、社区学雷锋活动等各类志愿服务40多次。张平的事迹说明()A.集体利益必须服从个人利益B.在参加公益活动过程中,使自身价值得以提升C.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对社

会的和谐发展没有任何意义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2017年5月10日是厦门义务交警队成立两周年,两年来,义务交警不畏风雨,披星戴月,与交警携手,共同为厦门交通奉献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义务交警们的行为()A.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B.是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表现C.是对自己不负

责任的表现D.是爱慕虚荣的表现3、2017年3月28日,由60多名学生组成的湖北省竹溪一中“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深入黄龙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一到该院,主动为老人们打扫院落、清洗窗户、拖地、收拾床铺,同学们分工协作,忙得不亦乐乎。志愿者还主

动为这些孤寡老人剪指甲、洗头发、陪老人说话,他们的陪伴让老人们乐开了花。一位志愿者说,参加这样的活动实在太有意义了。(1)你认为中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有哪些意义?在浙江省鄞州东柳街道锦苑西巷小区,99岁的沈美菊是让居民特别牵挂的老人。这个岁数,本该安度晚年,但老人却爱忙

碌。沈婆婆住的楼里总共有14户人家,老人住一楼,平常楼道门口的卫生,都是她打扫的。能帮邻里做点事,和大家多些交流,这是沈婆婆晚年最大的乐趣。而她也是锦苑社区年龄最大的公益明星,社区一些大型公益活动,经常能看见她的身影。(2)我们中学生可以参与哪些社

会公益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效果分析】通过老师、家长们、社会人士,还有榜样人物的一些介绍,基本能顺利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明白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和怎么服务社会这个知识点,并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自己今后能做什么微公益活动,提高

服务社会意识,在实践中践行,奉献社会,传递爱心,温暖人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得到升华。【观评记录】能充分利用本校的相关活动、图片以及本班学生切身体验设置情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用接地气的素材,

还有自己亲身体验的事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政治来源于生活,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善于搜集素材,晋江人物名片及奉粥行动都来自于最新11月份晋江经济报上的报道,能适时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介绍学习,

体现本学科的时政性。课堂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后反思】课前搜集材料较用心,能多方搜集、整合老师(包括实习老师)、家长、社会人士、晋江新闻人物等相关材料,并充分利用本校、晋江本土相关公益活动内容进行分析讲解,

教学设计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当然,还应该多给与学生一些阅读、思考的时间,语言方面可以再进行锤炼。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