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2)页,15.10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5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东北三省前言: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认知是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种类、不同功能与不同尺度的区域来加以认识和熟知的过程。具有区域认知
能力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了解区域是认识地球表层的基本单位,要能够应用地理学习中的认知工具与认知方法来研究,总结概括区域内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特点、结构与作用,其二,知道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与联系,比较区域差异与区域分异规律;这些差异与联系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其三
,知道区域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要能够用动态的视野研究与分析区域现象;其四,要对区域、国家保持一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要具有一定的全球视野。初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生通过区域认知的视角了解和掌握从乡土到全球、从过去到现在的自然现象和
人文景象,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把地理问题和现象放置于特定的区域内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区域的多样化视角看到不同的世界,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地理“世界”。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但鉴于现实的学科地位等原因,教学时间并不是很充裕。若每一区域,教师都按部就班机械讲
解,学生易厌倦,教学进度也难以推进。因此,考虑到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方向与模式是固定不变的,课堂上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而是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给学生构建思维支架认识区域特征,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优化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构建开放式的思维导图,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继续跟踪完善,不仅
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分析:抚松县位于东北长白山区,冷湿的气候特征特别明显。用地理的视角重新审视司空见惯的家乡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让学生倍感亲切。尤其
是让学生判读家乡抚松的雪期长短,积雪厚度,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年均温等重要的气候图文资料,乡土地理与国家地理有机融合,真正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2.运用气候统计图归纳东北地区冷湿的
气候特征3.结合自然地理认知思维导图,掌握区域认知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视频感知等多种途径,提高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发展等地理核心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家乡山河大
势、气候特征的认知,更加关注生活,热爱家乡。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大势教学难点:冷湿气候分析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看视频家乡东北,走进大东北活动2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认知一个区域的基本思路活动3读图填图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活动4看视频豫剧大东北加深理解和记忆活动5简化冷湿气候图活动中的数学计算,增加乡土地理内容活动6思维导图小结本课,理清各个要素关系活动7借用绿水青山看中国东北篇一题,巩固检测今日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