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1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2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31.5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1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 (12)-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3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教学目标模型、符号的概念、作用、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三、教学准备1.饮料罐2.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细胞模型、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课

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你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2.讲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

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二)符号1.列举。你能说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用过的符号吗?2.读图并思考。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图1-1,结合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思考为什么人们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呢?(1)分析交通标志

,得出结论: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分析电流表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3)分析时间符号,得出结论: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3.提问。请大家分析并说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展

示开关上的“开”与“关”、交通标志等)4.实践。学习了符号作用,同学们能否结合生活实际课外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标志符号呢?(三)模型1.列举。在生活中,我们也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2.提

问。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展示)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呢?(因为地球仪太大了,难以认识,我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它,所以将它制成模型,即地球仪)我们为什么要用眼球模型呢?(因为眼球构造复杂,难以表达)3.讲述。模型并不

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或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它甚至可以是一幅画、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如表示细胞结构的“细胞模式图”。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

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有的模型是具体形象的,如我们平时看到的航模等;也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方程式;或是某些特定的词,如“黑箱”模型。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用到构建模型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构建模型也叫建模。在以后的学习中

,我们会经常接触到这一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4.读图。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水状态变化的模型”,学习构建模型的过程并完成课本上的题目。液态水温度降低时会变成固态冰,而温度升高时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由模型可知,构成水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

中,构成水的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5.实践。了解了模型和模型的作用,请同学们课外自选任一主题,设计制作模型。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