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应用》复习教案-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4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3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应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加深对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的理解。2、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格式。二、能力目标1、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2、初步学会有关化学方程式
的简单计算。三、情感、文化目标体会数学方法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四、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五、教学难点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六、教学流程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电解水3、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
制二氧化碳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写出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分子个数之比。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严格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思考】燃烧2千克的木炭,需要消耗多少千克的氧气?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求出已知物和待求物之间的质量比,
代入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2H2O22H2O+O2MnO225、写出简明的答案。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问题:“三四二”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答案要准确。四个关键:1、认真
审题,正确找出相关化学反应;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准确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准确应用纯净物的质量代入计算。二个事项:1、单位要统一;2、若是体积要换算成质量。四、化学方程式计算几种类型:(1)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练习:实验室里用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现欲制3.2克氧气,问:需氯酸钾多少克?(K:39Cl:35.5O:16)【点评】计算中易出问题: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2、格式不完整。3、化学方程式写错或配平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导致质量比错误。5、数学中,比例式的计算出错。6、张冠李戴,物质的量代错。(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m=ρV)练习:实验室需要2.24升氧气,若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需消耗多少克过
氧化氢?同时得到多少克水?(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H—1O—16)【点评】1、把物质的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2、已知体积或要算体积时,要用密度公式换算成质量才可代入。(3)有关含一定质量分数的计算:练习A: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制
取氧气,如果完全分解12.5克纯度为98%的氯酸钾,能制得多少克氧气?(K:39Cl:35.5O:16)【点评】1、应用纯净物的质量代入进行计算2、纯净物质的质量=混合物质的总质量×纯度练习B:实验室用足量的石灰石与100克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4.4克?问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H—1Cl—35.5C—12O—16)【点评】31、溶液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2、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总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堂小结】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理论依据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步骤3、根据化学方
程式的计算要常握“三四二”四个关键:1、认真审题,正确找出相关化学反应;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准确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准确应用纯净物的质量代入计算。【课后练习】练习1: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至气体不再产生,称得剩余
固体的质量为10.2克,问:(1)产生氧气多少克?(2)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多少克?(K:39Cl:35.5O:16)练习2: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克,现将75毫升的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石灰
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实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盐酸的量/毫升252525生成气体的质量/克2.2m1.1求:(1)m的值是多少。(2)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