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化学方程式》(第三课时)学习单-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3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3节化学方程式(3)班级姓名学号一、课前复习1.C表示的含义:2.CO2表示的含义3.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H2O2H2OH2O2KClO3KClPP2O54.按要求书化学方程式(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水的电解;(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5.质量守恒
定律6.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意义(以2H2O22H2O+O2↑为例)?(1)表示反应物是,生成物是;(2)表示反应的条件是;(3)表示各物质间的分子个数比为;(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为。二、基础练习1.电解18克水,可得到多少
克氧气?2.要想得到4克氢气,需电解多少克水?2MnO3.制取五氧化二磷14.2克,需燃烧多少克磷?同时还要消耗氧气多少克?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少体积?(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4.加热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
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三、提升练习把硫粉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每次实验中的硫粉均取4克),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氧气的质量(克)346二氧化硫的质量(克)6(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硫、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2
)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列化学方程式计算)(3)第三次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克,并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