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5《物质的溶解》(第一课时)PPT课件-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ppt,共(13)页,1.50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1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5物质的溶解第1课时【故事】冲糖水的故事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妈妈:“已
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女孩:“为什么呀?”【提出问题】:某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吗?【建立假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一、物质的溶解性(1)如图1-41所示,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溶解,溶液呈无色溶液下部有固体1.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硫酸铜。当硫酸铜超过一定量后,
总会有一部分不能在该条件下再继续溶解。我们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例如,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泥沙就难溶于水。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固体药品选用硫酸铜粉末,溶剂选用水、酒精
。(1)提出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2)建立假设: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因素有哪些?猜测1:猜测2:猜测3:猜测4:(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对每一个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检验。溶解性可能与压强有关溶
解性可能与固体药品有关溶解性可能与温度有关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换一种溶剂,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目的验证溶解性是否与有关条件控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不同,一样(1)不断把NaCl加入适量水中,观察溶解的量。(2)不断把蔗糖
加入适量水中观察溶解的量。(3)不断把熟石灰加入适量水中观察溶解的量。目的验证溶解性是否与有关条件控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不同,一样(1)食用油加入水中,观察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情况。(2)食用油加入汽油中,观察食用油在汽油中的溶解情况。目的验证溶解性是否
温度与有关条件控制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结论(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从以上实验可以知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及该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温度结论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外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3.溶
解的吸热与放热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如何确认吸热或放热?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如图1-42所示,取2只烧杯,装入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在其中的1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
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在另1只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并使之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度,读数是。24℃14℃56℃一、物质的溶解性1.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是有限的2.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有关3.物质溶解过程会放热(氢氧化钠)吸热(硝酸
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