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教学设计1-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7)页,80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工业的分布)【课题】第四章第2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工业的分布)【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工业的
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2.以食品加工厂、钢铁厂为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3.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1
.初步认识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2.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形成空间地图概念。【教学模式】地图与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及相应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情境导入讲述: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工业产品。因为生产要求不同,它们往往产自不同的地方。提问:说说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哪些可能产自本地?过渡:大家知道工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而且还对
我国工农业、交通、国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我国工业的概念、地位、和分布特点。回答:教室里的工业产品有多媒体、空调、钟表、书籍、节能灯„,产自本地的有桌椅、板凳等。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教室里的工业产品引入新课,可激发其学习兴趣。目标与重难点展示投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目标】1.知道工业的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2、以食品加工厂、钢铁厂为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3、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2.我国主要工业
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形成空间地图概念。认真阅读,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可使学生学有所依,有的放矢去学习。合作探究“概念”“地位”“影响”讲述:我们先认识工业的生产过程,
从而推理出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联系。一、工业与我们合作探究目标1:要求学生读课本P82图文资料合作学习,知道工业的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地位与影响)。1.工业的概念阅读课本P82图文资料,认识工业生产是怎样
的过程?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组织学生讨论、反馈。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工业的生产过程,理解工业的概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
活水平,还对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国防等有重要影响。3.思考谈影响投影图片,要求学生完成课本P82思考:工业对国防、交通、农业有什么影响?小结: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等。合作交流,阅读讨论,代表发言:1.工业生产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物质
资源(如矿藏),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看图片,并联系实际讨论回答:农用工业品:收割机、化肥、农药……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科教仪器:投影仪、计算机、复印
机……建筑材料:水泥管、电缆、钢材……国防设备:军舰、战斗机……交通工具:车、船、民用飞机……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目标1,让学生知道工业的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
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这一地理学习理念。衔接过渡我们知道了工业的概念以及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接下来我们共同探究我国工业的分布因素与特点。二、工业的分布1.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合作探究目标2:要求学生结合课本P83“活合作交流,阅读讨论,
代表发言: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平坦的地形、充足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目标2,引导学生了开采铁矿船舶制造加工再加工冶炼钢铁合作探究“影响因素”“地区差异”动”和P86“阅读”的图文资料,以食品加工厂、钢铁厂为例,讨论、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归纳总结(板书)
:讲述:工业发展不仅需要有利的自然条件,还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但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投影典型图片,看工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差异,扩展学生的知识面。1.科技水平不同导致发展水平不同手
工业作坊中关村设计的机器人2.资源不同导致发展方向不同--山西煤炭资源不同导致发展方向不同--新疆油气的水源„社会经济条件:便捷的交通、一定的科技水平、广阔的消费市场、劳动力„观察图片,认识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存在的采用差异:科技水平不同导致发展水平不同资源不
同导致发展方向不同资源不同导致发展方向不同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培养学生运用事例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补充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可让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的差异,引发学生收集地理信息资料的学习意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分布因素自然条件:
地形、资源、水源、气候、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科技、市场、劳动力、产业基础、国家政策。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假如你们小组是一来华投资的团队,准备在华投资开办柑橘外销加工厂,你们团队认为把工厂放在中国的ABCD哪个城市最能赚钱?并说出理由。引导学生从
资源、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最能赚钱。过渡:工业发展不仅需要有利的自然条件,还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现在接着从不同方面探究工业分布特点。2.工业分布特点合作探究目标3:阅读
课本P84图4-2-1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各学习小组学生按照读图要求分别找到以下四组城市,并逐步归纳总结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1)分组找出工业城市。①自北向南找出沿海的主要工业城市。②自西向东找出沿黄河的主要工业城市。③自西向东找出沿长江
的主要工业城市。④找出沿铁路线的主要工业城市。点拨:体现我国工业城市三沿(沿海、沿江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把柑橘外销加工厂放在中国的D广州最能赚钱,理由:靠近柑橘产地,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外销,降低成本,劳动力丰富„分组合作,读图讨论,
归纳总结,由小组代表指图反馈,分别说出四组城市的位置和分布特点:(1)第1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汕头、台北、高雄、深圳、香港、珠海、澳门、海口等城市沿海分布;第2组西宁、兰州、银川、包头、洛阳、郑州、济南等城市沿黄河分布;第3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沿长江分布
;第4组昆明、贵州、株洲、南昌、杭州等城市沿铁路线分布。(2)读图找出: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京津唐工业基地:北京、天津、唐山;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南京、杭州;学以致用,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可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目标3:让学生分
类读图,并在地图上掌握工业分布的特点:我国工业总体分布不均,基本呈现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学习方法的养成。“分布特点”探究活动加深认识河、沿铁路线)的分布特点。(2)找出四大工业基地及其主要工业城市。点拨:四大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3)
说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东西差异。点拨:简化记忆为东密西疏。(4)综上所述,分析总结我国工业分布特点。组织学生读图讨论、反馈,适当予以点拨矫正。指图解说:投影“中国主要工业分布”图,组织学生指图解说四组主要城市及工业基地名称、位置和分布特征。总结过渡:通过读图可知,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
,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请大家继续读课本P85图4-2-2,加深认识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探究活动(加深认识):读课本P85图4-2-2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工业总产值(2010年),完成问题,加深认识
工业分布特点。1.找出工业总产值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2.比较云贵高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差异,说说它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阅读提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6页阅读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香港、广州、深圳。
(3)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4)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4名学生代表指图解说四组主要城市及工业基地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特征。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总结回答
:1.江苏、广东、山东,它们都分布在东部沿海。2.云贵高原地区工业总产值很低,资源丰富,但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极高,资源短缺,但交通非常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市场广阔、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等。
阅读、理解、讨论分析、展示成果:1.资源、交通、消费市场。通过指图解说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掌握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形成空间地图概念、熟练掌握工业分布的特点,最终实现难点的突破。活动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工业分布特点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提
升使学生的综合分析、对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工业中心阅读提升“钢铁工业分布”的图文资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影响钢铁厂选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点拨:钢铁厂迁移由最初的煤矿区向铁矿区迁移,最后向沿海钢铁消费区迁移。2.上海市缺乏煤、铁、锰等冶炼钢铁所需要的原料,那上海市为何还要建设宝山
钢铁工业?3.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和上海宝山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有何不同?(完成下表)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宝山钢铁工业发展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广阔的消费市场,便利的海陆交通总结讲述:通过读图等一系列的活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并形成了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四大工业基地,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掌握的技巧是图文结合记忆,一定要把各工业城市、工业基地落实在读图上。2.上海市的机械
、造船、汽车等工业发达,需要大量的钢铁,所以广阔的消费市场是其建设宝山钢铁的主要原因。3.对比分析完成表格内容。力得到提升。知识建构投影本课知识结构,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关系。工业的分布工业生产主导地位发展条
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沿铁路线沿江河沿海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优越通过知识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知识整合。【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本的图文与补充的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学习,通过“读图分析
、指图解说、探究活动等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工业分布的特点。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学习程度,做到“听、看、说、思、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探究和合作,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同时,
教师要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衔接和有机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及时进行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地理学科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学习要充分利用好实用、长久的课本图
表,使“读图、分析、归纳”的地理学习方法贯穿于今后的地理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等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