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教案6-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37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9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案:八(上)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2.学会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导电性3.理解导体导电的原因4.理解一种科学思想——分类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导电性难点:理解一种科学思想——分类三.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找电路故障,小灯泡为什么不亮?(有一根导线是塑料的)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象铜丝一样容易导电的吗?哪些物体是象塑料一样不容易导电的呢?想办法鉴别物质的导电性。(板书课题)(二)新课一.物质的导电性1.方案设计2.实验鉴定连接电路,鉴定下列物质的导电性:铁钉、
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生锈的铁钉、蒸馏水、食盐水3.交流实验情况板书:导体——铁钉——小灯泡亮——电流表有读数——容易导电绝缘体——玻璃——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读数——不容易导电找一找:老师带来的电路材料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4.导体和
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实验]:烧红的玻璃能导电[图片]:人造卫星电路板上的接触点镀金。二.导电的原因物质的性质通常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投影图片]:金属中自由电子模型图。板书:导体————金属(自由电子)(自由电荷)食盐水(自由离子
)绝缘体(束缚电荷)三.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资料介绍)人类发现和利用导体的历史变不长。开始人们只是把物质分为二类:导体和绝缘体。这种一分为二的思想在科学上很普遍,如:按有无生命把
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二类等。可是后来,“一分为二”的思想满足不了现实,就“一分为三”,如生物分为了动物、植物、微生物。根据物质的导电性,物质分成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再后来,“一分为三”的思想也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了,因为人们发现不同的导体的导电能力又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引入了
“电阻”的概念。四.电阻——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符号:R单位:欧姆(Ω)结束语:电的世界很精彩,相信大家在这一章的学习中会感受到它无限的科学魅力!(课堂练习:机动)百官中学韩丽利201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