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5《体温的控制》教案-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9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周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个3.5体温的控制[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过程。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学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教学难点]体
温的调节控制。[教学过程]一、恒定的体温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岁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相对恒定,称为恒温动物。问:(1)恒温动物的体温是否绝对不变,即是不是一个固
定值?恒温动物的体温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是指它们的变温幅度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正常人的体温也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2)恒定的体温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保持正常
的体温是动物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动物死亡。因此恒定的体温对动物具有重要意义。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
结果。2.产热。(1)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举例说明: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的热量)3.散热。(1)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
种方式。(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当外界温度等于
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4.中暑。(讨论)请你说说中暑是怎么回事?在高温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2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
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持或降温的措施,也能调节体温。四、例题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冻得“发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解析)当寒冷时,人与外界的温度差比较大时,会散发比较多的热量,此时内脏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人的正常体温。当骨骼肌颤抖时。能产生大量的热,以维持人在寒冷时的正常体温。答:骨骼肌的颤抖能使人的产热成倍增加。对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
温的稳定有重要意义。五、补充习题1.人体的体温主要是在调节下,使人体的过程和过程维持相对平衡,才得以相对稳定。2.人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B)A.内脏蠕动B.骨骼肌收缩C.平滑肌收缩D.血液流动3.人体排出汗液的
生理作用是(D)A.皮肤分泌汗液是人体排出代谢终产物的一个途径B.汗液蒸发是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方式C.汗液蒸发是人体在35以上环境中散热的主要途径D.以上三项都是六、小结1.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和人类体内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2.人体内的产热和
散热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3.人体体温的调节和神经系统的控制。七、布置作业作业本第五节;复习第三章的内容并准备测试。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是第3节神经调节的一个延续,应让学生复习脑干上有体温控制中枢。对于体温恒定与产热与散热的关系,课后有学生反应还不是很懂。我想,可能是备这节课
时认为产热与散热学生应该理解吧,因此忽略了它,怎么样才能讲清这个问题了?后来我想如果当时能从学生熟知的烧开水加以说明应该可以解决吧,先提问:给水加热时热量会不会散失?当水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平衡时,水的温度会
升高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顺势引导:人的体温也是这样,当人体内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人的体温就会维持在一定程度不变,这就是人的体温为什么恒定的道理。相信学生会较易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