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3《神经调节(1)》教案5-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8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9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3神经调节(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活动,并分析实验数据,知道人对刺激的反应是有快慢的,知道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的快慢不同,受到干扰时,人的反映会变慢。2、通过讨论和分析,知道对刺激的反应需要多个器官协同作用来完成3、通过读图和自主学习,了解神经元各
部分的结构极其功能,并能判断神经传导的方向。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学会根据实验数据来总结规律并能应用于生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
适应的观点将受到干扰会减慢反应速度的科学结论应用于生活,培养做事情需要一心一意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过程设计与操作的科学、规范和严谨。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的意识的形成。【教学过程】一、引入——游戏:两个人配合,
打手背,看看谁的反应最快。提问:当你发现他要打你手背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这种感觉和反应受什么系统的调节?二、新课:(一)对刺激的反应1、测一测:你的反应有多快?学生看实验要求,提出疑问,初次实验。提问:谁的反应快?你是怎么比较反应的快慢的?(看0刻度线到
手指夹住的刻度之间的距离)[看手捏住尺子的刻度?准确的说,应该是看刻度还是看从尺子末端到手捏住的位置的距离?]因此,为了读数的方便,刻度尺的哪一端朝下?为了让我们的的测量更加公平可靠,你觉得还需要注意什么?【虎口大小需一致,两指需对准0刻度线】【如何提高实验精确度?】展示并总结实验操作注意点
。2、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再次规范的测量。活动要求介绍:学生看实验要求并对不明白之处进行提问。活动1:看尺子,夹尺子。开展实验,记录被测者捏住尺的位置的刻度,重复做3次,并记录。活动2:边数数,夹尺子被测验者在活动1的基础上,数2、4、6、8、10„„的同时,重复活动1,重复做3次,记录数
据。活动3:听口令,夹尺子被测试者闭上眼睛,测试者在放开尺子一刹那喊“放”,记录被测者捏住尺的那个位置的刻度,重复做3次,并记录。强调说明3点:数数时需要让被测试者在思考的同时放尺子;为了测量的准确,请看到或听到信息后再反映;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学生活动3、学生
对任务单上讨论题的讨论:讨论1: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关于活动一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讨论2:分析、比较“活动一、看尺子测”和“活动二、边数数测”的反应时间,说明数数对反应时间有什么影响?由此可得出结论:一个人同时受多种刺激时,讨论3:分析、比较“活动一:看尺子测”和
“活动三:闭眼听指令测”的反应时间,哪种情况反应时间更短?关于人对不同信号刺激的反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讨论4:被试者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过程?活动三中参与反应的器官与活动一有什么不同?4、讨论题的解决:人对刺激的反应,有哪些特点
或规律?每个人对同一刺激的反应能力不同。有没有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当收到多种刺激时,人的反映速度普遍减慢,简单的说,当受到多种干扰时,反应会变慢。这个结论,在生活中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每个人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快慢不同。5、讨论:被试者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接受信息、
传导信息,处理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过程?他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总结神经调节的过程。引导提问,要想对刺激做出反应,一个器官能完成吗?——需要多个器官协同作用。(二)神经元的结构1、除了实验中用耳和眼睛接受刺激以外,还有什么器官可以接受刺激?这些器官分别是什么细胞来接受刺激的?——这些细胞都属于神经细
胞,又称神经元。2、展示各种动物细胞:你觉得神经元长的什么样呢?为什么你认为与„„最像。(有各种突起和分支,与外界接触范围广,适合接受刺激和传导信息)3、任务单上神经元的结构特点的自主学习1、在图上标出神经细胞(神经元)各部分结构2、总结神
经元的结构3、请在图中的虚线上用箭头标出神经传导的方向4、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学生评价及修正。【尤其对轴突和树突的形态特点及其功能进行总结和概括,神经元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信息的作用】总结:生物各部分的功能取决于他们的结构,引导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
适应的观点。5、神经传导的方向的概括:树突——细胞体——轴突。提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传?引导学生从树突和轴突的结构特点极其功能角度进行分析。信息传到轴突末梢以后,需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你觉得信息首先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的什么部位?请学生画一画。你为什么这么画?6、
总结:信息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从一个神经元依次传到下一个神经元,因此,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反思:1、初次活动时,点一下,我们用这种方法测反应的快慢。2、学生提出,读数应该读手指的上端还是
下端的时候,应该看两指对准零刻度线时读数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