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1-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3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9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感应性2、了解哪些现象是向性运动,哪些是感性运动,及其区别。3、了解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植物的向性运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
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2、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锻炼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2、学会质疑,甚至是书本知识,提高探究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难点: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分及实验方案的
完善。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有相关的生活体验,但是并不是很多,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以及实物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感应性。学生知道可以用实验来验证植物是否具有这些感应性。但是具体如何去设计,如何选材、选装置?如何控制变量?整个方案的设计完整,是比较欠缺的,需要一步
一步去引导。四、教学流程通过各小组对植物受到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图片(捕蝇草、窗台的植物向外生长、向日葵、根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跟向下生长等)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中是植物对外界哪种因素的刺激做出的反应?一、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
特性。外界某种刺激(光、水、重力、温度、机械触动等)是因,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是果。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是原因作出的反应是结果,那么因和果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设计实验探究它们两者之
间的关系并提前布置好各组的预习任务。并布置课后实验明确各小组的分工,课后完成实验方案及操作,记录实验现象,交流评价。实验单:1.实验材料和器具2.实验中需要控制哪些变量如何实验3.用照片或视屏展示小组实验的过程4.结论展示植物
外界影响因素及方向植物变化及方向现象及意义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对植物的其他感应性。那么植物的运动方向都与刺激的方向有关呢?视屏播放含羞草和捕蝇草。二:植物的感性运动植物受到外界因素或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小组讨论: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比较植物的感应性感性运动向性运动不同点环境因素运动方向时间相同点小结教学反思:学生向日葵、捕蝇草、窗台植物的生长情况等这样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如采用视频或更多的图片,会更好地引导学生说出刺激因素,感应性概念的给出会更顺利。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到位,针对性还不够强,所以学
生有些问题的回答还不能答到点上。语言表述上不够清晰,完善实验,并不是否决书本实验方案,而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有各自的优势。方案有很多,只是各有优缺点。这一点,,可能没有表述清晰。但是整堂课上,方案设计过程的引导还
是比较好的,大量之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对学生的印象应该会比较深。以后,坚持能做的实验坚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