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教案-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8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导体的导电能力和外界条件有关。2.了解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3.初步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4.知道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
学习根据要求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了解半导体及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教学重点常见导体和绝缘体的辨析;电阻的概念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检测物质的导电性,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学情分析:
在分析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时,因为学生只在第一册学习过分子,原子的结构要到第四册才学习,所以相关知识的不足导致教学上的难点,而且学生对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更是缺乏感性认识。要突破这个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要充分
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需要借助多媒体flash动画来模拟原子结构和金属导电的原理,并与第二节中图4-15结合起来分析,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概念,认识金属导电的原因。对于电阻概念,由于前面已学过密度、沸点等物质的特性,已具备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这一概念,只要适当引导即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电阻
这一概念。对于电阻概念,由于前面已学过密度、沸点等物质的特性,已具备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这一概念,只要适当引导即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电阻这一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导体与绝缘体实物图片1.呈现实物2.组织小组讨论3.连接实物图小组讨论
怎样画电路图二、新授(一)对物质导电性检测归纳导体与绝缘体1.呈现常见材料若干2.运用连接电路检测物质导电性学生实验:运用电路检测必做物质,适当选做其它物质3.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归纳小组归纳,交流。(二)导体与绝缘体概念,探
究玻璃导电性的改变教师演示,学生观察:1.一般条件下的玻璃导电性2.烧红了的玻璃导电性学生讨论后明确结论:1.烧红的玻璃能导电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三)导体与绝缘体导电能力不同的解释1.教师设疑学生猜想,表达自己的观点2.播放
动画视频通过多媒体flash动画来模拟原子内部结构和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得出结论三、小结四、练习巩固1.为什么电线芯线常用铜或铝来做?而电线芯线外面的包层常用橡胶或塑料来做?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A没有电荷
B没有自由电荷C.有大量自由电荷D.只有少量自由电荷3.图8是某种按钮开关构造的截面图。A为外壳,B为按钮,C、D为金属片,其中C具有弹性。试简述按钮开关如何使电路通、断?制作A、B部件的材料应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为什么?4.金属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在于()A、金属导体中有电子,绝缘体中没有
电子B、金属导体中的电子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没有电子C、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子,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D、金属导体中没有自由电子,绝缘体中有自由电子5.雨天气,手拿在雨伞柄上好还是拿在雨伞杆上好?6.兆欧(MΩ)=千欧(kΩ)=欧(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