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5-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x,共(4)页,254.79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7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与电压表的使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也初步接触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相对熟悉,但并联电路先对较难且学生较少操作过。本节课的难点是连接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设计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研究方案;2.会根据实验方案实施变量的控制与测量,并规范记录数据;3.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控制作用;4.能从实验数据找出正比关系或反比关系;5.能从分步实验结论中总结出欧
姆定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案的修正锻炼学生应用控制变量的能力与习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中的异常现象的分析与处理培养学生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质疑与实证意识;通过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礼仪。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实验数据分析获得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2.归纳出欧姆定律。(二)难点1.实
验方案的设计,控制变量的应用;2.如何控制变量;3.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结论的得出以及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控制变量、分析讨论、归纳演绎、转换等四、教学用具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5欧、10欧、15欧的电阻各一个、开关、电流表、
电压表。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引言任务一:观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思考:1.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让学生理解电压与电阻对电流产生的作用。引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可能关系。激发学生探索2.实验中,采用哪些方法改变灯泡的亮度?3.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通过灯泡的
电流?4.请在上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流与电压、电阻建的关系。确定研究目标新课过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AV实验
次数电压(V)电流(A)112232.55欧电阻要求:•进行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连接电路时,注意开关与滑动变阻器的要求。•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电源电压为3V。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并进行实验,
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实验次数电压(V)电流(A)电压/电流112232.5思考与讨论1.从实验数据中你能获得怎样的信息?2.以上表格中计算出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否完全相等?请与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
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与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锻炼学生数据处理能力与现象分析能力。以及确认误差的存在。认识正比函数的模型同学分析原因。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阻值的关系。实验次数电阻(Ω)电流(
A)15210315恒定电压2V电源电压为3V。要求:•进行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连接电路时,注意开关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求。•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思考与讨论:1.根据实验的现象与数据分析,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从上述两个实验的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3.在
上述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各是什么?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公式:U=I*RI=U/RR=U/I注意:1.公式中I、U、R针对的是同一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它们要
对应;2.计算中单位要对应.3.科学家:欧姆的介绍任务四:阅读书本第150页——151页,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欧姆的求学经历;2.为什么说欧姆那个年代的出欧姆定律是非常困难的?3.欧姆定律的被认同是一帆风顺的吗?思考与讨论: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
于是认为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与意识。锻炼学生数据处理能力与现象分析能力。认识反比率函数的模型了解科学家欧姆的事迹,激发学习的欲望,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与欲望。
一、研究对象小结IRU二、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三、欧姆定律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U=I*R2.公式:I=U/RR=U/R布置作业1.作业本A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2.课时特训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