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电流的测量》教案8-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4)页,5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7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2电流的测量》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电和生活联系极其紧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很想通过自己动手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学习《电流的测量》之前,学生只是接触了最简单的电路,初步了解了开路、短路和断路及电路的串联和并联。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
流的单位。2、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的方法,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2、观察电流表,自己讨论总结从而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三、重点难点:重点:电流的概念、方向、单位及电流表的使用。难点:电流的方向及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四、教具和学具:学具:学生每二人一组,每组所配实验器材为:灯泡、开关、电流表各一只,导线若干,干电池
2个。教具:灵敏电流计、演示电流表1个,灯泡两只、开关、电流表各一只,导线若干。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设计意图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大家看出这是哪里的夜景如此漂亮啊?再美丽的夜景也是由一灯一线构成的,我们也来完
成自己的亮灯工程!布置任务一,并作必要的实验技能培训。2.小灯泡为什么能亮?回答:钱江新城。动手完成任务一:使小灯泡在一节干电池下亮起来。学生思考回答。由生活到课堂、由宏伟工程到课堂任务,学生兴致高昂,学习兴趣浓厚,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题。事先的实验技能培训避免了很多可能的错误操
作,也提高了课堂效率。任务一也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引出正题——电流,并讲解能量的来去转化。建构电流强度概念一、电流的形成:因电流比较微观,我们先来看“人流的形成”。展示学生和导体内电荷的两种运动状态及结果的两段视频。类比人流,提问:电流如何形成?
二、电流的方向:介绍电流方向的规定和与电源正负极的关系,练习巩固;再介绍金属导体内的电荷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练习巩固。观看录像和动画,得出:人移动形成人流,电荷移动形成电流。学会根据电源正负极判断电流方向。看动画、做题
巩固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应用类比,落实重点。通过先易后难、动画感知、适时训练来有层次有步骤地突破难点。电流的方向是重点也是难点,按照逐个突破的策略,先学会从电源极性入手
判电流方向,再推出金属导体的情况,使学生能从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入手来判电流方向。在练习前先作分析方法和标注方式的示三、电流的大小:1、布置任务二:将刚才的一节干电池换作两节干电池,并观察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电流还是有大小的。2、介绍电流强度的符号、主单位。展示
常用电器的电流值,引出常用单位,并适时引入单位换算的训练。动手实验。根据自己的实验感受回答:两节干电池供电使灯泡更亮;灯泡越亮,通过灯泡的电流就越大。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存在大小。分析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得出安培这个主单位是比较大的。进行读数和单位换算,学生汇报,学生纠错。范,使练
习更有效。通过实验体验电流存在大小,理解规定单位的必要性。先重点推出主单位,并通过对常见用电器电流值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了电路中电流存在大小,感受常用单位的必要性。通过读数和换算,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应用能力。观察电流表,探究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1、光看小灯泡亮暗能得到通过小灯泡到
底有多大吗?引出测量工具——电流表。2、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外观结构、介绍各结构的名称,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得出电流表的元件符号、量程、接线柱的选择和最小刻度。3、以动画形式练习电流表的读数。4、关于电流表的使用注意事项:①在上述动画及练习题中引导学生
理解选择量程的必要性和方法。②若我要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我应将电流表以串联还是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③用“0”刻度线在中间的演示电流表演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的两种接法下的指针偏转方向,引导学生对比学生电流表的“0”刻度线位置,得出正负接线柱的正确使用方
法。感受测量的必要性。观察电流表、学习各结构的名称,得出电流表的元件符号、量程、接线柱的选择和最小刻度。通过看电流表刻度盘巩固正确读数的方法、理解选择量程的必要性,通过做练习学会选择量程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对演示实验现象的分析,理解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的原因
,在四人小组讨论后自己得出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最后全班总结、完善。在任务二及感受过常见用电器电流值大小的基础上过渡到电流实际的定量测量水到渠成。使学生掌握认识测量工具的一般方法,学会电流表量程的表述、相应
量程下接线柱的选用和两种量程各刻度值的大小分析,找出“五倍关系”,再安排“接、读在不同量程”的典型例题学生就能轻松搞定,并对学生自己的读数起到了深刻的指导作用。利用flash课件能按教学需要方便选择量程和指针偏转幅度的优点,在练习读数的过程中融入了“在不超过小量程的前提下用
小量程可以使读数更精确”的教学,再结合习题介绍试触法。从电流的形成的角度引导学生得出流过被测物的电流同样也应流过测量工具,便是“串联”,此时介绍电流表融入电路图的画法,为下面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顺利画出电路图打下基础。使用该演示电流表,在避免了错误接法的演示,又让学生理解了电流表“正
进负出”的必要性,并继续在刚才的电路图上标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作为下面练习的示范。④演示在串联电路上先后用一根导线和一只电流表分别与每一只小灯泡并联的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电流表决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通过实实在在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电流表除了能测出电流值,在导电性能上与一根导线
非常相似,再结合上节课非常强调的“决不允许将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及原因(电路过大烧坏电源)迁移到电流表的这一使用注意事项及原因(电流过大损坏电流表和电源)。测量简单电路中的电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要求1、先设计实验方案的电路图。并标出电流方向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2、测
出一节干电池下、两节干电池下的小灯泡的电流,记录数据。展示电路图、各小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全班展示汇报。通过前面的学习活动,学生已经具备了连接电路的经验、使用电流表的理论知识,正想一试身手,积极性高涨。但还是要强调连接实物图前必须先画好电路图
,并要求标电流方向、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也是对整节课知识的一个落实巩固和应用展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理论到实践,理解更深刻。在不同练习中采用I1与I2、I与I′等不同标注方法也是一种给学生应用电学符号的
示范。拓展提高介绍测谎仪的基本原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提高学生课堂收获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兴趣。课堂小结组织学生思考和整理“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整理板书。学生回顾、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自己小结,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当堂训练组织引导。思考、练习、讨论。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为下节课“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埋下伏笔。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相关内容。2、设计完成电流表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内容要求有【产品名称
】【产品用途】【外观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课外巩固提高。既能激起学生学有所用的兴奋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又能使新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板书设计:4.2电流的测量电流:1、形成:电荷的移动。2、方向: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电源外部:电源正极电源负极。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
方向相反。3、大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表示单位:安培,简称安,用A表示;常用:毫安(mA)、微安(μA)3、测量:电流表元件符号量程:0-3A、0-0.6AA使用事项:(1)正确选择量程.(2)与被测电路串联(3)“+”进“-”出(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
器而把电流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