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大气的压强》教案7-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7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3节大气的压强〖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列举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能自己设计实验证实大气压存在,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能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常用工具,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知道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
和动手探究,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很大以及大气压的应用。3、情感与态度: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探究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且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身边
的科学。〖课程重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课程理念〗:以严谨的实验演示、系列的分析推理为情景素材引入课题,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为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并将科学知识
与生活相结合,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课程资源〗: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的有关大气压的初步知识及体验、网上的相关信息资料、文本信息资料、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教师设计制作的实验器材等都是本节课的课程资源。〖课程准备〗:1、演示
实验器材:杯、硬纸片、玻璃管、针筒、水槽、橡皮塞中插有管的饮料瓶、橡皮滴管、抽气机、马德堡半球、皮碗2对、空盒气压计、饮料瓶、吸管、空盒气压计等2、分组实验器材:吸吸果冻、烧杯(有色水)、玻片(2片)、挂钩(2个)、吸管〖课程实施:〗课前
与学生交流,划分小组,布置小组的分工(4人一组,小组分工:记录员、实验操作、发言人、协调员),播放背景资料(视频: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新闻联播)开场白:我是来自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学的徐凤林。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倍感荣幸。希望在这节课中我们都有出色表现通过的接触交流,我们能
彼此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些有趣的问题吧!首先允许我邀请一位同学当我的小助手,谁愿意,请举手!一、引入:【演示1】“沉重”的报纸:第一步:出示一根木条,请小助手双手压住木条,师用榔头用力击打露在桌沿外的木条,木条被击断后,问小助手的感觉。第二步:再把木条放在桌子上,在
木条的上面平铺一张完好的报纸,请学生猜想会有怎样的结果?(生猜想:报纸会被木条掀起、报纸会被木条挑破、木条也同样被击断-----)。教师统计支持各观点的学生数。第三步:再次用榔头击打露在桌沿外的木条,同样木条被击断,报纸完好无损。师表扬猜对的同学,同时鼓励猜错的同
学在后面的学习中也有出色的表现。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报纸真的这么重吗?这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生答:大气压的缘故。师:真的是由于大气的作用(即刚才同学所说的大气压)引起的吗?请各小组2讨论,你们认为大气压强存在吗?你们的观点是(请学生答),认为大气压存在的同学请举手,教
师统计支持与反对的小组数。二、新课教学1、探究:大气压真的存在吗?让我们充分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些实验寻找大气压存在的蛛丝马迹,证明你们的观点。任务一:探究(4人一组,小组分工:记录员、实验操作、发言人、协调员)请同学们充分利用桌上提供的实验
器材:牛奶或吸吸果冻、烧杯(有色水)、玻片(2片)、挂钩(2个)、吸管、设计出几个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看看哪个小组配合最棒!小组活动后,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引出课题(第三节大气的压强)板书:一、大气压的存在现在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演示:红
墨水与玻璃管的实验,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归纳:大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像大气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样,大气压强也是确实存在的,大气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板书:1、大气确实存在压强,即大气压【演示1】
继续研究红墨水与玻璃管的实验,把有红墨水的玻璃管向各个方向转一圈。问水怎么样?(加动作)启发思维: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生: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板书: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师: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或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要讨论的现象就是与大气压有关。讨论: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1、吸盘为什么能吸在玻璃瓷砖的表面,上面还能挂上很多东西?吸盘能吸在粗造物体的表面吗(如黑板表面)?上面还能挂上很多东西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挂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挂钩紧贴在玻璃瓷砖的表面);较难挂在黑板表
面,即使能挂上,上面能挂的东西也较少,因为空气会漏进去,使内外气压平衡。介绍:吸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试一试,能通过吸管把水吸到嘴里吗?生:“吸水”实际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来。思维训练: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利用大气压
或说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吗?(如:钢笔抽水┄┄等)过渡语:前面的实验和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助手)实验演示:引出大气压的发现——马德堡半球实验: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
在。思考: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什么?生: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是很大的。板书:二、大气压的大小我们知道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吗?用什么工具测量?影响它的大小因素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学)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值接近
1.01×105帕,我们就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标3准大气压P0=1.01×105Pa,实际大气压在标准值上下浮动。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介绍空盒气压计的使用方法,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或千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
汞柱为单位(mmHg)。水银气压计管内的水银柱的高度会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读出水银柱的高度为多少毫米,大气压即为多少毫米汞柱。1标准大气压P0==1.01×105帕==760mmHg任务二:算一算,体验大气压的大小: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帕。
已知一块砖的厚度约为5厘米,则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叠多高的砖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思考:大气压这么大,人为什么没有被压扁?且我们为什么一点也感觉不到呢?——人体内也有压强(液体和气体压强)与大气压抗衡,也是人对环境适应的结果。思考: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乘火车到西藏
旅游成为现实。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拉萨火车站配备医务人员随时为到站的乘客供氧?(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得出大气压变化的规律)规律:(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气体密度越大,气压越大。(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得出:)高度越
高,气压越小。四、小结1、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2、大气压的测量和大小、变化规律;五、作业布置书面作业:作业本任务三:课后探究:不可能的任务:⑴你能让气球胀大吗?要求:①不用嘴吹②注意安全性、可操作性(
器材任选)③方法尽可能多⑵滴水不沾取币法把一个一毛钱的硬币放在盛水的平底盘内,你是否有办法在不弄湿手,又不把水倒出来的情况下,取出这枚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