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大气层》教案2-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doc,共(4)页,14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7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大气层学时1课时教材和内容分析本节课位于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第一节。从教材的前后关联看,本节课联系了前面学过的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同时也为后面的天气气温,大气压强和气候的学习打下铺垫。此外,本课涉及到了生活中大气环境保护等的知识,体现了学科和生活及环境的综合,因此,本
课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很好的教材。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发展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展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本节(课)教学目标:了解大气的重要性;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
点,探究对流的形成知识和能力: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以及温度分布特点;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对流形成的原因和对流层的特点,用讨论及假设并想象的方法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和垂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
的观察、联系,想象,总结能力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特征年龄特点:初二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鼎盛时期,思维活跃,喜欢新的事物,对大自然的了解还不是很充分,但探究自然事物的好
奇心很强,很喜欢与别人交流讨论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2.1-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2.1-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2.1-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2.1-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通
过读图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分布图,分析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解答思考题教学难点对流层的特点和对流的形成通过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加以指导,最后检验分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任
务驱动法,练习法,指导-阅读法典型学习方法:实验指导法,读图分析法,边分析边总结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2.1-1了解图片美丽的
自然风景和月球及其他行星的表面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筑课堂教学氛围设疑-展示-讨论-讲解大气层对我们地球非常重要5分钟下载2.1-2了解贴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训练学生的读图技能讨论-讲解大气内在不同分层中温度变化规律不同10
分钟教科书2.1-3掌握贴图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及表格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的能力讨论-讲解-总结大气温度在不同分层中的具体情况10分钟教科书2.1-4理解实验,贴图对流实验及大气对流运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设疑-实验-讨论-总结对流是由于上下气团热胀冷缩形成的相互运
动15分钟自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1.展示以天气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图片和月球及部分行星的表面图片4.设问:为什么其他星球上和地球上不一样?1.观看,兴奋,学习情绪高涨2.回答: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从科普知识进入课堂
,给同学设置新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气文图的垂直分布特点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形成云以及雨雪等天气现象?指导阅读:根据图2-1填写后面的表格总结: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回答:在接近地面的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再升高温度
又会降低。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思考,自己得出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并通过老师的讲解总结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能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引导解决问题实验指导:1.在烧杯
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烧杯中的水是否会流动?思考:空气受热时,会不会也和烧杯中的水一样流动起来呢?2.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的烧杯或者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观察线香的烟?
点拨:根据上面的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并完成图2-41.学生实验:水会流动2.回答:空气会流动起来3.学生实验:烟先上升,再沿着杯壁下落4.完成图2-4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总结及想象能力,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适当的讲授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且还节约了时间。课堂小结请一个同学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今天的课让我学到了大气的垂直分布特点和规律,理解了对流层的特点,还和同学一起探究了对流的形成,感受到了自然
的魅力,同时,觉得我们人类要好好保护大气。让学生自我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第一时间让教师掌握学生的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环节一:情景导入环节二:大气文图的垂直分布特点环节三: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环节四:课堂小结地球上的自然
风景思考月球及其他行星表面会和地球上有什么区别月球及其他行星表面的照片思考讨论评价总结指导阅读课本:图2-1读图:图2-1,完成51页表格评价总结指导阅读课本:完成2个实验,完成图2-4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线香在倒扣的烧杯中燃烧引导总结课堂教
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形成性检测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检测题的内容2.1-1了解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依然存在。A.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火山喷发D.碧海蓝天2.1-22.1-3了解掌握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层和层。2.1-4理
解3.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那个气的垂直运动呈,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课后作业评价1.C(简单题:考验学生哪些自然现象是在大气中发生的02.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对流,中间(旨在检测学生对大气垂直分层规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3.从下往上,从上往下(旨在检测学生对对流的理解)教学反
思本节课我的教学特色有: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设置新奇的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对流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作业布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
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