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2《地球的自转》教案 (4)

DOC
  • 阅读 12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3.0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2《地球的自转》教案 (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2《地球的自转》教案 (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2《地球的自转》教案 (4).doc,共(4)页,4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6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4.2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2.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3.通过讨论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模

拟、游戏等方法去发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2.发展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模拟的方法。3.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信念。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特

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教学难点: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其建立的空间运动概念还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人们在地球上无法感受到地球是运动的,而且中学生还不具备空间思维能力,要使中学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可以用实验模拟法

。所谓实验模拟法就是用现有器材和实验设备来演示、模拟自然现象的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地球的自转一节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很高,这一难点内容不妨借助实验模拟法来完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以“地球的自转”为主要教学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特征。由于“地球的运动”在初中阶段

仅作为认识要求,因此可让学生动手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太空中拍摄的地球,提出一个问题:在同一时间里,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有白昼与黑夜之分(即昼夜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一、活动一:模拟昼夜现象自然现象代替物模拟

要求地球地球仪手电筒位于地球仪侧面一定距离,光线水平射出.太阳光手提灯光问:把太阳移走,昼夜还会产生吗?2问:你们还可以改变这个模拟实验中的哪些条件将会不造成昼夜之分呢?问:太阳有昼夜变化吗?总结得出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地球的自转无关)二、学生活动二:地球自转实验师:大家都知道,地球是静止、

还是运动的呢?学生:运动的。师:那地球是怎么样运动的呢?生:自转。1.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学生观察后用语言描述出地球的运动:(1)绕地轴(2)自西向东旋转(3)地轴倾斜,北极指向北极星教师补充说明:(1)地轴并不真实存在(2)为什么这个方向称为自西向东?从

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也为下一活动做好知识准备)(3)识记地球自转方向方法:学生举起右手,大拇指指向北极方向,四指弯曲方向代表地球旋转的方向(自西向东)。那么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呢?学

生讨论后回答(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现象)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建立假设: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构建模型:原型模型模拟要求太阳手电筒位置不变,光线直射赤道地球地球仪绕轴自西向东转人固定在我们所居住的位置师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第一种情况的要求,引导分析太阳与人的位置关系、时间,完成报告单。学生实验;1.准备:学生两人一组,地球仪一个、方向标(上有笑脸)玻璃球。2.方向标粘在地球仪上的中国(北半球),并使十字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

线方向一致(让3太阳光线水平照射在赤道上)。3.按地球自西向东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人与太阳光线之间的方位变化。)(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出结论:太阳东升西落是

地球自转的结果。比较汽车行驶时的路灯后退和太阳的东升西落,说明地球在自西向东的自转,人是选择了地球当参照物时,太阳就东升西落了。师:很多同学都有着同样一个梦想,象杨利伟一样能够遨游太空为国争光,在太空中俯看我们的家园——地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太空中的不同角度观察地球,地球是怎样

转动的呢?三、学生活动三:换个角度看地球自转一个学生按自西向东方向旋转地球仪,另一个学生分别从南极和北极方向观看地球旋转的方向,记录报告单: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_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______(填“顺”或“逆”

)时针方向旋转学生得出结论:从北极上方观察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北N逆ni,南S顺shun]北半球植物的茎大多是逆时针方向向上缠绕的你能从哪些细节看出,哪个是北半球的台风(回应课前猜测,说明我们生活的的许多现象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四、学生

活动四:转圈游戏请十位同学上来扮演地球,围绕黑板转圈,所有的同学都是太阳,你们的眼光就是灿烂的太阳光。红旗代表我们中国,绿旗代表美国。好,太阳光开始射过来。由于我们的地球是不透明的,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

半是黑夜。我们的地球开始旋转。我们中国迎来了她的黎明,好了,继续自转,中午到了。接下来是美丽的夕阳斜照,晚上接踵而来。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诞生了。问:刚才游戏模拟中反映了地球自转造成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外你们还

发现了什么没有?生:昼夜的交替五、学生活动五:感受昼夜交替现象全体起立,同桌两人相对而立,一人代表地球,一人代表太阳观察,他的眼光就是灿烂的太阳光,同桌合作1.请太阳说出地球的右耳、鼻子、左耳、后脑勺分别处于什么时间吗?2.地球自转后,请太阳预测他们将要进入哪个时间吗

?3.你能找出即将进入早晨或即将进入夜晚的分界线吗?4师用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沿着照亮与未照亮部分用彩笔模拟画出线--晨昏线。4.视频小结昼夜交替以及晨昏线5.地球自转的周期小结: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思

考: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教学反思: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有关地球自转的常识,但其建立的空间运动概念还处于朦胧想象阶段。人们在地球上是无法感受到地球自转的,而且学生还不具备建立两个参照系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我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际例子、

具体模型、动画演示、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而有序的空间想象,使学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效果挺好,但在课堂中如何更好的控制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与小组讨论、汇报、评价的关系,有待地一步提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