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7《节压强》(第一课时)教案.doc,共(6)页,87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6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7节《压强》教学设计课题第七节压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2.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
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法;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感觉、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学习重点压强的概念,以压强计
算学习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用语言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教具与媒
体小桌、海绵块、钩码、削尖的铅笔、多媒体平台教学程序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睡钉床视频,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能安安稳稳地睡在钉床上面吗?(学生
答:想!)〖师〗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很难解释这种现象,所以,老师今天特意安排了这一节课,等大家学完了这一节内容后,就很容易解释这种现象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压强。二、进入新课(34min)(一)压力的定义列举四个特
殊例子,得出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学生观察惊讶学生回答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物理现象的习惯虽然学生对压力的教学程序人对地面的压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图钉对天花板的压力并指出压力的三要素:压力的作用点:在受
力物体的表面上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压力的大小: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F压=G(二)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做一做”小活动提出问题:1.两个手指的感受相同吗?2.如果逐渐增大力度,尖的那一端跟上一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两个手指用同样大的
力向中间压一支铅笔〖师〗通过此活动,我们很容易想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接下来让我们尝试通过实验来检验上述想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学生思考并尝试画出压力学生充分认识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学生根据观察和理解,回答压力的三要素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根据
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回答问题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有生活体验,但许多学生容易混淆压力与重力,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重力有关。因此,在这里,本课有必要将压力和重力稍加比较,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的概念,并为压强的教学扫除障碍。学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缺乏
感性认识,因此,本课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活动,加深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的感受,从而为下面的探究实验进行铺垫。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包办代替,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FF教学程序素,并提出思考:1、如何
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何改变压力?3、如何改变受力面积?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让学生小组代表回答,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师〗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为了更清楚地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压强。(
三)压强的定义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pressure)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公式:SFp变形式:pSF,pFS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单位:Pa(帕斯卡)(1Pa表示物体在1m2面积
上受到的压力是1N。)(二)压强的应用【例题】一本教科书平放在1m2的桌面上,书的重约为2.5N,与桌面接触面积约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做笔记学生运用压强的知识进行计算他们有真实、深刻的感受。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经
历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检验自己的猜想的实验探究过程,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有关,为压强的概念的引入做好认识上的准备全面理解压强加深学生对受力面积和物体表面积的理解和区别教学程序教如图,体重500N的芭蕾舞演员足尖与舞台的接触面积为
1×10-3m2,体重6×104N的大象四脚着地时每只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6×10-2m2试通过计算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更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比较芭蕾舞演员与大象的压强,并叫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出芭蕾舞
演员和大象的压强。(五)课堂小结(3min)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2.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3.压强的公式:SFp4.压强的单位:Pa有部分学生单靠压力的大小来辨别压强的大小,认为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大于芭蕾舞演员对舞台的压强,在此,有必要通过
例题来纠正学生的误解,另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学程序作业作业本板书设计9.1压强一、压力压力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力面积二、压强1、定义:2、公式:SFp3、单位:Pa三、压强应用本课亮点1、本节课内容不仅和人们的生活
密切相关,而且是材料力学、热力学中的核心概念。《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要求只有四条,压强是其中一条,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有必要在学生接触“压强”这一概念之前为“压强”铺好路,打好基础,所以在总结压力概念之后设计了一个“小活动”,通过用手压铅笔的活
动加深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即压强)的感受和观察,接下来再通过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这一流程,把学生的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归纳思维,遵循了初中生的思维特点。2、在课前视频,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而且为本课内容设下了悬念。3、在课堂中又增设
了一个小游戏,极大考验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4、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小组合作的课程理念。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庞大,在上公开课之前,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最后在
全科组成员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教学内容的排版以及删减。在此,真的非常感谢科组成员的指导和付出!《压强》一节在中考内容里面属于重头戏,由于新旧教材对压力的概念都没有提及,所以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把压力的概念先解释清楚,这就必然为本节课的
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对压强内容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但由于时间关系,对压强计算题的训练强度不足,故课后还需要好好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