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太阳和月球》(第2课时)教案.doc,共(3)页,7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4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太阳和月球(第2课时)【教学内容】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②了解月球上的自然环境③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⑵过程与方法:学生复习有关太
阳的知识,收集月亮的文字、图片,收集中国登月的影视材料,并展示学生的成果。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月球表面的状况及成因②教学难点:月球表面状况的成
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说明】【教学过程】【引入】复习太阳的概括,用一个字来概括太阳的特点——大图片展示太阳和月球图片,提问:月球真的与太阳差不多大吗?从而引出月球大小的学习一、月球概况①.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太阳
的1/400,②.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1/49,③.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④.月地间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直径体积质量地球111太阳109130万33万月球1/41/491/81如果地球的直径、体积、质量都为11、那为什
么人在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2、月地间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假设有一架每小时能飞1000千米的飞行器,从地球飞到月球需要多少小时,合多少天?(注重学生解题的规范)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从地球飞到月球
约需要16天左右,这个时间让老师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策划一次月球探索旅行!——师生讨论四步走二、月球探索计划书第一步:着落月面1、破除神话传说2、根据照片认识月面状况(1)月陆和月海大大小小的亮区(月陆)和暗区(月海)交错布满月球表面。(2)月坑——环形山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
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月球的标志性景观布满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①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撞击形成环形山。②火山爆发形成环形山。第二步:了解环境条件1、月球表面物体为什么会变得很轻?由于月球的
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同样质量的物体,其重量仅有地球上的1/6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宇航服要有自动调节温度的能力3、为什么在月球上听不见声音?由于月球表面没
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宇航服要有无线电设备和控压4、新闻:嫦娥三号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证明月球上没有水。————宇航服要有制水功能总结:月球是一个没有水、空气、生命,到处都是环形山的荒凉世界。第三步:查历史学生通过数轴的形式整理人类登月大事记第四步:明现状各小组通过课前收集的中国登月的影
视材料,展示给全班学生。1959年9月1968年12月14日1969年7月20日三、我们的使命看完了各小组收集的中国登月材料,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你有没有感到深深的使命感: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
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中国一定能成功载人登月!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五、作业布置作业本《太阳和月球》第2课时课后阅读《万户与古代火箭》沈士初中范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