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机械运动》教案 (8).docx,共(8)页,22.91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2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3.1机械运动”B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机械运动的判定;(2)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3)能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被研究物体的动静;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建立参照物的概念;(2)掌握通常情况下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3、情感态
度价值观:(1)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机械运动的问题,感受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2)通过讨论“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认识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进而体验事物的相对性;二.新设计1、创设情景教学
:通过观看中国国家足球队的精彩射球集锦视频,建立师生感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学生在讨论运动还是静止中感悟到机械运动时相对参照物而言的矛盾统一性。2、不包办替代、积极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老师所举的大量实例,利用老师出具的判断运动还是静止
的方法,发现并总结参照物的一系列特点。3、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拨开机械运动中参照物特点的云雾,学生在靠自己的能力和思考解开谜团,获得了解决难题困扰后的坚强,得到成功的的喜悦。三.学情分析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
对性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从而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再提出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结合一些生
活中的事例来判断参照物,学生兴趣往往比较浓厚,但参照物的选择只要让学生有常识性了解即可,不必展开。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运动的概念并不陌生,已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但是,“怎样描述运动?为什么要选取参照物?怎样选取参照物?”这都是学生以前未
考虑过的问题,通过观看活动、图片、分析讨论,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对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感受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通过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知道参照物选取得不同,物体运动的描述就不同,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
是不存在的。四.重点难点:1.机械运动的界定2.参照物的概念;五.教学过程:【导入】机械运动:播放“跳马”这个运动项目的小动画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教师:运动员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学生:运动的教师:为什么说是运动的呢?老师这里有一张
频闪照片,从它可以看出是运动员的什么在不断变化啊?学生:位置教师:对了,那科学上把物体的位置变化的运动叫机械运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内容。就像老师这张PPT上的人力车夫一样,他拉着乘客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他的位置在发生变化,他就在做机械运动。在讲
解具体内容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请仔细观察,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深入】中国国足的进球视频教师:看了这个视频,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吗?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学生:自由发言(运
动员,足球是运动的,球门,草坪是静止的等等)教师:那你们判断物体在运动(静止)的依据是什么呢?学生:因为物体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不变)教师:既然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果,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看看是不是运动和静止就是这样判断的。设计意图:从熟悉的例子着手,以自由谈话式的教学方法介绍机械
运动,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照片,其中能判断是飞机在运动的还是汽车在运动的是哪一组照片?学生:乙组教师:从乙组你能判断出飞机还是汽车在运动呢?学生:飞机教师:那
你的意思是飞机在运动,汽车是静止的,是吗?学生:是的教师:你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更完整地说,他们是在和谁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呢?学生:飞机相对于树木来说,位置在改变,所以它是运动的。教师:说的非常棒,是
个会思考而且会表达的聪明孩子。那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一下汽车吧。设计意图:问题情景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入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显得亲切熟悉,也引起学生今后对生活问题思考的重视。给学生制造了困难,吸引学生注意,【我会分析】汽车上乘客的“矛盾”教师:这样判断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似乎很管用啊,那让我
们试着帮忙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吧。车里的乘客问司机“我动了吗?”。司机认为他没动,而站在路边的路人却认为他在运动,而且很快,你怎么来解开这个迷惑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有不完整的教师补充,同时教师写好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同时再次练习判断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巩固之余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为下面参照物的提出做好充分铺垫。教师:接触了这么几个例子,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涉及到几个物体?学生:2个教师:分别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和选做比较的标准,比
如飞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这个例子,研究的对象是飞机,比较的标准是树木。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选定的那个标准位置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科学上把那个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假定它是不动的。回过头,我们再去回忆一下,在讲足球的视频里面,我们认为足球
和运动员是运动的,那么现在再去看,应该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刚才有同学说了吗?她只是告诉我们“足球是运动的”,却没有告诉我们是相对于谁在运动。实际上,我们能看出足球在运动是以谁为参照物的?学生:地面,地面上的树木等等教师:对了,就是那些静止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是吧?所以,习惯上呢,我们会
选择这些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你们觉得球门不动,又是因为什么呢?学生:选择草地作为参照物。教师:对了,正是因为草地和球门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我们说球门是静止的。所以我们去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要先选定参照物,针对
这个比较的标准,如果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他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那他就是静止的。要研究一个物体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要去选择一个标准,即参照物,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起试着来找找参照物。设计意图:有了大量实例之后,帮助B班学生
一起分析总结,得出矛盾所在的症结,从而提出参照物这个概念,这样的思路顺理成章,学生也不会感觉突兀。【火眼金睛】我会找参照物通过观察“小小竹排江中游”的视频,以及其他一些例子,帮助学生巩固参照物概念。【视频】观光电梯中的小男孩教师:看来同学们很会找参照物啊,那好,接下来请
大家仔细观看一段视频,分析一下视频中小男孩的运动情况。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从这个例子中,你能得出有关参照物的选择方面有哪些要求或者特点吗?学生:参照物不同,小男孩的运动情况也不同。
教师:很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在说明一个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那么这个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也截然不同,所以我们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啊?学生:相对的教师:我们在研究一个物体时,能不能选择自己作为参
照物啊?学生:。。。。。。教师:如果选择自己作为参照物,那么这样的研究就没意义了,所以我们不能选择自己作为参照物。除了自己,其他的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我们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如果要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一般选择地面或者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作为参照物;如果研究离开地球运动的物体的情况,如月球,同步卫星,上天的宇航员等,我们常常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如果我们要研究绕太阳运动的物体,比如水星,金星等,我们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所以参照物的选择没有规定,可以任意选择,但有一点,我们是为了将研究对象搞清楚,将
问题简单化,才引入了参照物这个标准,所以在选择上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方便而定。【练习】灵活运用巩固提升1.分析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情况;2.通过观看视频,解释空中加油的现象,讨论满足空中加油的条件;3.阅读材料并解释:为什么飞行的子弹能用手抓住呢?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能力和知
识关系失调,其方法之一:必须让学生独立地搜集大量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练习的补充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学生也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运用。【学习拓展】如何拍摄腾云驾雾的场景?教师:大家都观看过西游记这部名著,也见识过腾云驾雾的场景,那同学们想不想也
试试这种感觉?学生:想教师:我们没有飞天的能力,那怎么办呢?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述,教师倾听,指导与补充。设计意图:保护学生稚嫩而精细的大脑,不能讲解过于简单的知识,也不能太难,而是要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着。通过师生间创设情景,深入参照物的相关知识,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六.板书设计: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的运动;2.参照物: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3.判断静止还是运动的方法: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它是运动的;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它是静止的;